微写作1039:【读书】《人类简史》(1)

第一次听到《人类简史》的时候是在车载广播里,心里就在想,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去图书馆还书借书。吸取了教训,就借一本,问了工作人员,直接找这本书,三个不同的版本,在小红书搜了搜,取下了建议的版本。今天开始翻阅。

原来如此。

刚刚读了十页。突然觉得于历史来说,我们人类自称“渺小”都嫌大,就更不谈我们个人了。书中的内容一开始说的是135亿年前,经过所谓的大爆炸之后,宇宙的物质能量,时间和空间成了现在的样子;大约38亿年前,我们这个叫做地球的行星上,有些分子结合起来,形成了有机体;大约七万年前,一些属于“智人”的物种,开始创造出更复杂的架构称为文化。

人类本来和世界上的其他物种并没区别,是一种没什么特别的动物,只是一些阴错阳差的机遇,成就了现在所谓的人类。比如说火的使用,使人类的进化加快了。因为烹调让人类能吃的食物种类更多,减少所需的进食时间,也缩小了牙齿,减少了肠的长度。因为较长的肠道和较大的大脑都必须消耗大量的能量,人类就不能兼而有之,既然有了烹调呢,人就能缩短肠道,降低能量消耗,这为他提供了足够的能量来提高大脑的营养提供了保障。

而人类一开始只是处于这个世界中食物链的中段,一直要到40万年前有几种人种才开始固定追捕大型猎物,而要到十万年前智人崛起,人类才一跃居于食物链的顶端。

从现在来看,人确实是世界上能够改变很多的生物,但根上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物种,与大猩猩、猿猴相似度极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