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和一90后聊天,他突然问题我:“你经常和老板们接触,他们是不是每天都很轻松,什么事都不干,满世界去玩的啊?!”我很惊讶,问他怎么会有这样的结论?他说他心目中的老板应该是这样的——来钱比较快,赚钱比较多,公司到一定规模后把它交给其他人管理,自己就到处去玩……当然,国内企业家我第一个想到了万科的王石,然后再没想到第二个人,在我接触的所有企业领导者中,只有西安某企业老板基本上可以每天抽出3个小时游泳,但也不会远离他的企业。
工作关系,我接触到不少民企老板,或许他们确实有出去游玩的心、也有经济支撑,而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绝对是企业最累、最忙、最投入工作的人,根本没有时间去享受,一般人去找工作还会关注福利、假期等,而他们基本上是365天,天天在动脑筋、在思考经营与管理。民企老板,很多事须亲力亲为,不只是他不授权的问题,而是很多事只有他懂,也只有他能搞定,所以他们累;而国企“老板”,除了要以过得去的业绩来保住位置外,还要时刻留意不要让人给“陷害”、告状,因为体系内无数人觊觎着他们的位置,所以他们甚至更累、而且心累。事实上,除了上述那个90后,很多人(甚至包括很多领导者自己个人)都对领导者有很多错误的认识。
首先,人们总认为领导者具备非凡的个人魅力。真实的情况是,有效的领导者并不依赖于魅力。艾森豪威尔、马歇尔和杜鲁门都是非凡的领导者,但是他们并无什么特别的魅力。同样,没人比出身贫寒的1860年的美国总统林肯拥有更少的魅力了,他骨瘦如柴、举止不雅。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丘吉尔一副十分痛苦、遭受打击、濒临崩溃的形象,谈不上有魅力,但战争的最后结局证明他是对的。而魅力的另一个缺点是,它通常情况下会使人们变得顽固、深信自己永远正确、拒绝变革。同时,魅力本身也并不能保证领导的有效性。在入主白宫的总统中,肯尼迪总统可能是最有魅力的人。但是,他的成就可能是最小的。那么领导者(老板)有什么共同的特质呢?我们认为大概有三点。
其一,领导能力是一种工作。那些最有成就的领导者对此强调了一遍又一遍。有效领导的基础是对组织使命进行全面思考,并且清晰、准确地界定和建立组织使命。领导者树立目标、明确重点、确定并保持标准,当然,他也要进行妥协。实际上,真正成功的领导者总是能够痛苦地认识到,他们无法控制一切。但在妥协之前、有效的领导者必然已经思考过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值得做的。领导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去大力宣传正确的观点。
其二,领导者应将领导视为一种责任而非职位和特权。有效的领导者从来不纵容下属,但是,当发生问题时,他们通常不会责怪别人。如果说丘吉尔在清晰地界定使命和目标方面为我们树立了领导的榜样,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队总司令马歇尔则是通过承担责任进行领导的典范。杜鲁门的名言“问题的责任到我这里为止”更是对领导的最好解释之一。
然而,正是因为有效的领导者知道他(而不是其他任何人)要承担最终责任,所以他不怕同事和下属能力出众。而那些“错误”的领导者则经常发动清洗行动。一个有效的领导者希望自己的同事有能力,他鼓励他们、督促他们并且赞美他们。由于他要为同事和下属的失误最终负责,所以他将同事和下属的胜利视为自己的胜利而不是威胁。领导者的个性也许千奇百怪,有自负的,也有自卑的。但他们都希望身边有能力出众、独立、自信的人才;他们鼓励同事和下属,表扬和提升他们。当然,有效的领导也清楚:有能力的人通常都有野心。但他们更知道,与领导一群庸才相比,这种风险要小得多。他们还知道,对于一个领导得而言,最大的失败莫过于在他刚去世或离职时,他的整个组织一下子就垮了。
最后,有效的领导者必须要能够赢得信任,否则就不会有追随者。并且,领导者的唯一定义就是拥有跟随者的人。信任一个领导者并不一定意味着喜欢他,也不一定总是与他意见一致。我们认为领导者赢得信任的基础是言行如一,领导者的行为和公开宣称的信仰必须是一致的,至少是相互协调的。有效的领导不一定聪明过人,但他必定言行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