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受金句影响,深感金句的美妙。先卖个关子,把今日分享的金句留在最后,压个轴。
昨天陪安安上跆拳道,孩子们道馆内上课,我们妈妈团开启道馆外交流。妈妈们交流的话题更多围绕“育儿”,就算是前面聊着其它的,最后的落脚点还是会回到“育儿”上面。
各家有各家的问题,各家有各家的困惑。像为什么我家孩子咬指甲,我家孩子抓头发、我家孩子不想写作业、做作业也是磨磨蹭蹭,我家孩子太淘气了,怎么说也不听,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各种方法都用了,还是老样子等等这些问题,当妈妈的是不是很常见,一点儿也不陌生?
不谈具体问题如何解决,把关注点放到我们家长身上,这样更有利于问题解决。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生长的环境、接触的信息也各不相同。同一问题,不同的孩子也许是不同的原因。所以没有统一的方法解决孩子遇到的问题。
想解决孩子的问题,需要家长树立一个正确的信念。孩子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是他当下遇到的困难,作为家长的我们要想办法帮助他们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看不到问题背后孩子的需求,只是一味的把问题消灭掉。就算是当下把问题解决了,问题很有可能卷土重来,因为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说回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如上所言,需要我们家长转变观念,也就是改变我们自己,用我们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帮助孩子、引导孩子。而不是在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把压力和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
很多时候,对于问题的界定,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看法。同一件事,像咬指甲,有的家长很是在意,认为这是不好的习惯,可谓是能想到的方法都用上了,最后的结果是大人和孩子都很受伤、也很累,问题不一定解决。而有的家长,压根不在意,也许因为这个不在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慢慢改掉了这个习惯。还有一些家长,注意到这件事,表面上不在意,而心里想着怎么帮助孩子去掉这个习惯。
我之前在文章中写过一篇咬指甲一二事,谈到过我面对安安咬指甲的处理方式,大家可以围观。
想表达的是,面对孩子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我们一味地从表面做功夫,都是治标不治本。我们要做的是,转变自己看问题的角度,聚焦问题解决,寻找解决方法。
很多家长有这样的想法,之前的我也会这样,现在偶尔也会,但能保有一份觉醒。什么想法呢?就是当下的问题,升华到未来、以后。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孩子现在有咬指甲的习惯,担心孩子长大了也这样。这是很多人担心的事情,这样的想法是一种自动化思维方式。
之前聊过自动化思维方式,我们都或多或少存在。自动化思维方式包括以偏概全、极端化思维方式还有灾难化思维方式。像上面提到的孩子现在咬指甲如果不管,长大了就会咬,这就是非黑即白的极端化思维方式。
极端化思维也是我们的一种焦虑,当处于这样的状态下去解决问题,可想而知效果会怎样。我们要警惕自动化思维,要运用成长型思维方式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改变,就算当下没成功也没关系,我愿意继续努力,继续寻求新的解决之道。
说了这么多,想表达的是,对于孩子的问题,不要放大、不要焦虑,做好我们家长该做的。那什么是我们家长该做的,肯定不是批评、威胁、打压孩子,而是我们要自我成长,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了解孩子各年龄段的发展规律,有针对性的帮助孩子。
很多人看到这里会说,我哪有时间去学习这些,这每天一堆堆的事等着呢。的确是,我们每天都很忙,忙着上班、忙着挣钱、忙着看手机、忙着刷视频、忙着这、忙着那,但请慢下来,仔细想想,我们最该忙的是什么?
如果想收获良好的亲子关系,如果想让孩子更好成长,如果想育儿更轻松,如果想让自己内心更加平和,做学习型家长是必须的。
金句揭秘
改变自己是神,改变他人是神经病。
第一次看见这句话,被深深触动了。想想我们有没有试图去改变别人呢?我们的另一半,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家人、我们的朋友。
改变自己,解决问题的关键。当自己变强大了,问题就变小了。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