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18,周二,阴转晴,正月二十一,雨水节气
气温5—12°,体感温度710°,露点温度7°,东北风2级,阵风速10公里/小时;AQI(cn)44-优,天气警报:大雾,降水量18毫米,能见度18公里/时,视野非常好,湿度80%,亏凸月照射范围73%,月出23:25,日出7:032,日落18:22。
今天主要是阅读《扬子江文萃》更新的文章和《星火》第一期刊发的小说《洋流常旅客》分别写下读后感。前者的留言都不长一二百字,后者写了1700字。提交给《星火》锐平团群主。
下午,先生的外甥女发给我一篇她小叔子写的怀念他父亲的文章,3000多字,说是让我修改。阅读完后,我告诉她,若是不为发表,单为抒发自己的思念之情,就没必要修改,因为我不能感同身受。若是为了发表或公开,那就要大动,需从标点、语句、逻辑、结构进行修改,可以说是重新写。我发了扬子江文萃刊发的一篇怀念父亲的文章《我是你的大耳朵》给她,要他们参考,斟酌后再去修改自己的文章。
《我是你的大耳朵》原文标题是《回响》,基调比刊发出来的沉重、伤感。两相比较,可以看出老编的一颗善心,很温暖。他将“怀念”提升,抑住了作者过多的怨气和伤感。看来,老编还是喜欢阳光一些的文字。
今上午,母亲又来电话,特意问我是否记得今天是谁的生日。我说记得啊,她怕我不记得,有失了礼性。她总是操心这些事,害怕我们姊妹不和睦。我俩又絮絮叨叨了整一个小时。现在,我一听见电话提示“阿妈”的铃声,我就紧张心悸。我现在很怕和母亲说话聊天,聊完天我就莫名的烦躁、恼火。我很不喜欢这种感觉,总要用很长的时间去缓解平息这种感觉。可没隔多久,这样的感觉又会重生。如此反复,我很不愿意和母亲聊天,可又没办法拒绝。我知道她唯有在我这才能说出自己的苦恼,发泄自己的不痛快,我是她情感的树洞,也是她唯一的指望。我只能忍耐,自我安慰,自我宽解,实在没法就讲给先生听,让他给我几句安慰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