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的淞沪抗战失败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于是这里成为了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1947年,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渝中半岛上落成“抗战胜利纪功碑”,1950年其更名为“重庆人民解放纪念碑”。解放碑通高27.5米,为八面体结构,顶端装有四个自鸣钟,每逢整点都会报时,似是时刻提醒人们勿忘历史。而现在它周围已发展为我国西南最为火爆的步行街区,也是外地游客来渝的首选打卡地。
步行街以解放碑为原点向四周辐射,里面汇聚了600多座商业建筑,其中不乏遮天蔽日的商厦,像环球金融中心、重庆商社大厦、纽约·纽约写字楼、美美时代大厦、大都会商厦等等,它们个个现代摩登熠熠生辉,犹如一群巨大的变形金刚般屹立在街道两侧。可游人置身步行街时并不会感觉压抑,这源于它人性化的设计。
街道两侧的建筑物都只有5、6层高,即使是那些摩天大楼也会在临街一面降低身段,似是彬彬有礼地单膝着地以迎合游客。街面宽度限定在40米以内,既可保证通行顺畅,又兼顾到游人能看清两边的商品,给购物带来贴心的舒适感。街巷长度不超过400米,其中还随处可遇街心长椅,充分照顾到游人逛街时产生的疲劳度。
人们漫步在街道中,自然不会忘记用美食犒劳自己,而“八一路好吃街”不容错过。其街边的系列雕塑也是一景,有嬉戏打闹的孩童,有坐在鲜红“大辣椒”上刷手机的男子,有手摇蒲扇小酌的大爷,最吸引人的当属三女逛街像。3名青春靓丽的女子,有说有笑地畅游在马路上,紧身的短衫和半裤将她们婀娜多姿的体形欲盖弥彰,焕发出无限的活力与风情,诠释着秀色可餐的意境。
好吃街的店铺全都人满为患,虽说特色小吃已是全国可见,但人们还是排起长队挨个试吃,或许氛围要比味道还重要。这种蹭热度式的逛街更体现在夜晚的步行街上,霓虹闪烁中,解放碑反而失去了“C位”的荣耀,取而代之的是那些流光溢彩的高楼,滚动的字幕与变幻不定的画面把夜空装扮为光怪陆离的仙境,阵阵欢声笑语犹如波浪似的在街巷中激荡。
解放碑步行街恍如具有魔法一般,勾引着人们三番五次地光顾这里,而细心的游人也会发觉它的细微变化。最典型的便是昔日人声鼎沸的大型商厦在逐步失宠,进去购物的人日渐稀少,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将钱袋子捂得越来越紧,另一方面是由于电商兴起带来的巨大影响。许多商铺不堪重负业已关门大吉,给热火朝天的步行街留下些许暗斑。
但人们更关注的是游玩体验,不会因此而扫兴。游人兴致勃勃地与解放碑合影留念,兴冲冲地挤进小吃铺大快朵颐,饶有趣味地游览广东会馆,可尽兴归来后,留在心底的并非重庆小面裹挟着的香馨,也不是豪华的名牌店产生的视觉冲击,而是萦绕在耳畔的声波,其来自解放碑上的时钟,它们定时发出叩击心灵的天懒之音,叫人永远牢记那段用国耻串联起的岁月。
202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