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聊到卓别林,本周趁热打铁,聊一聊他的同龄人。
喏,就下面这位,也是一款同名鸡尾酒。
没错,是位女士。
但只是生意伙伴,与绯闻无关。
玛丽·碧克馥,这个名字的翻译版本太多,一时不知道选哪个。
反而是英文名“Mary Pickford”,显得更简洁一些。
但是,设置回复关键词的时候,我又犯难了。
因为之前写过一款“血腥玛丽”,不能有重复字眼。
没办法,我只好设置成“暴富”和“必富”,希望给回复的人带来一个好彩头。
言归正传。
玛丽·碧克馥生于1892年,卒于1979年,享年87岁。
她和卓别林的生卒年以及寿命,几乎一模一样。
就连生命轨迹都有很多重合的地方,可以说缘分十足。
玛丽·碧克馥祖籍加拿大,后来去美国娱乐圈发展,一生拍了200余部电影。
据说她是默片时代女演员片酬的天花板,知名度比肩卓别林。
因为长相甜美、笑容可人,被誉为“美国甜心”,丝毫不亚于后来的布兰妮和王心凌。
1919年,玛丽·碧克馥与卓别林合伙成立了一家电影公司。
后来,在制作电影的过程,他们多次到古巴取景。
工作之余,经常去哈瓦那当地的一家高档酒吧喝酒,顺便研究剧本啥的。
一来二去,就跟里面的调酒师混熟了。
调酒师一看,炙手可热的明星多次到店捧场,那不得表示一下?
于是,即兴创作了一款同名鸡尾酒,送给这位美国甜心。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玛丽碧克馥 』因此成为上世纪20、30年代红极一时的鸡尾酒,就连禁酒令都没怎么影响到它。
让我十分纳闷的是,『 查理卓别林 』没有被IBA收录,『 玛丽碧克馥 』居然荣登“难忘系列”。
看来,配方中必须得有烈酒才行。
既然『 玛丽碧克馥 』是在古巴发明出来的,为了应景,里面的朗姆酒就用哈瓦那俱乐部。
你也可以换成其他的,其实都差不多。
同理,路萨朵的樱桃酒也可以换成希宁或者波士。
高低贵贱,味道有所不同,就当给自己多一些尝试的机会。
我心想,既然是美国甜心,『 玛丽碧克馥 』怎么着也得镶个糖边啥的。
但是,它没有。
这么一来,调制起来就简单多啦。
一起来看下具体的调酒过程:
Step 1: 调酒壶中加入5-6颗冰块;
Step 2: 分别加入菠萝汁 60 毫升、石榴糖浆 20 毫升;
Step 3: 接着加入朗姆酒 45 毫升、樱桃酒 10 毫升;
Step 4: 用力摇晃调酒壶10秒左右,然后将混合酒液倒入酒杯中;
Step 5: 简单装饰杯口,『 玛丽碧克馥 』就做好啦;
老规矩,石榴糖浆多放点,便于上色。
如果想更“橘”一点,放10毫升也可以。
因为里面放了60毫升菠萝汁,整体口感会偏甜,所以樱桃酒的用量要适当控制一下。
如果像我一样怕齁,可以额外加一点青柠汁。
再是美国甜心,也不能那么腻歪人,对吧?
如今,『 玛丽碧克馥 』已经被改良过很多次,跟最初的版本有些出入,可能是太甜导致的。
如果你身边的女性朋友也垂青这类鸡尾酒,不妨试着改良一下。
多加点朗姆酒或者青柠汁,都是不错的建议。
好啦,今天的『 玛丽碧克馥 』就分享到这里。
多年以后,又有哪位甜心以鸡尾酒的形式被记录在册呢?
“ 想喝鸡尾酒,调嘻全都有 ”
敬请大力关注『 调嘻鸡尾酒 』,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