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能听到身边有这样的声音:“我在减肥,所以不能吃XXX。”“我在减肥,所以必须要运动。”事实上,我也是他们中的一份子,但是比起“减肥”,我更愿意用另一个说法,那就是“我在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我即没有强制自己忌口——有好吃的却不吃那多遭罪,也没有强制自己锻炼——又是跑步又是体操的多累人啊,因此我没能做到“1个月减10公斤”之类的奇迹,但长期按照“健康的生活习惯”执行下来,我只能说我的体重稳中走低,体型上是肉眼可见地在改善。
那么,我就分享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仅供大家参考。
[if !supportLists]一、[endif]制定并明确目标,重要的是明白“为什么要做”
人的一生会定下很多的目标,比如小时候的“长大了相当科学家”,或者是长大后的“要是能穿越回小时候我一定好好学习”,诸如此类的目标,我在极度兴奋的情况下能一口气说80多个不带重样的。
那么,很多人口中的“减肥”,真的是他们的目的吗?如果回溯过去,问问自己究竟是为什么,才会想到要减肥的,答案或许是“穿不下某件旧衣服”,或许是“拍照片不好看”,或许是“发现说好一起变胖的朋友其实是吃不胖体质”,或许是“医生看了我的体检报告后态度就便温和了”等等。
以上问题的确可以通过“减肥”来解决,同时也可以不讲武德另辟蹊径,比如“买更大号的衣服穿”“点亮修图技能”“把朋友胖揍一顿”“我都已经这样了就别跟自己过不去了”,似乎也能解决问题。
因此,“减肥”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明确自己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再来审视“减肥”是否是唯一的、有效的解决方法。
以我个人来说,“健康”是我的目的,而我的体重也确实存在超标的问题,因此“减肥”也确实是我达到最终目的的手段之一(注:“之一”是重点)。
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要建立科学减肥观
减肥的本质,就是能量的收入与支出,也就是每天摄入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比如,也就是小学2年级比较两个数大小的程度。前者大于后者,体重增加;前者小于后者,体重下降。当然这个过程中,涉及到诸多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知识,和我一样搞不明白也没关系,毕竟不会编程也不影响我们使用手机电脑嘛。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把每天摄入的能量降到最低,把消耗的能量拉到最高,就能实现减肥的目的。理论上似乎是成立的,但别忘了,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健康”。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降低摄入,增加消耗,是我们实现减肥、达到健康的理论基础。
那么具体要怎么做呢?
三、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让自己过得开心再顺便建罗马吧
我在正式开始执行“健康生活计划”之前,对自己的体重做了跟踪记录,发现我的体重在近2个月的时间内,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这说明我的生活方式,是不健康的。
重点是在“零食”这一块上。经过每天三省吾身,我发现我对于“零食”的需求,是在于“喜欢吃东西”这个行为,至于吃什么、吃多少根本不在意。
针对这个问题,我采取的措施是釜底抽薪,不再买零食。作为替代,我选择把茶作为日常饮品,让喝的水里有一些味道,使自己产生“我在吃零食”的错觉。
饮食方面,我还采取了尽量不在外面吃饭、不点外卖,能自己做就自己做,注重营养均衡,减少油盐摄入。对于和朋友外出聚餐,吃火锅烧烤什么的,我也没有刻意拒绝,本来就不是随时吃,偶尔吃一次也无妨,只要注意吃的时候荤素搭配,吃过之后增加运动量就可以了。
运动方面,我也没有制定“每天一短跑,五天一长跑”这样的计划,因为我知道自己做不到,没必要跟自己过不去。但我也不是就此躺平,我采取的是“增加刻意的、小量的、能顺手做到的日常行为”。
例如,坐公交车提前2、3个站下车,用步行完成最后一公里;工作日的午餐,不点外卖,而是刻意选较远的餐馆走路去;在需要长时间站或坐的时候,采用军姿和正坐的姿势等等。这些行为在条件允许时,就尽量去做,实在不方便放弃了,也不会给自己太大的精神压力,只要慢慢养成习惯的话,就算没有时间专门做运动,也会在无形之中增加能量消耗。
最后我想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与其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目标,去过让自己拧巴的生活,倒不如先学会享受当下的生活,再去调整细微的习惯,慢慢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