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牍(八)—再读陈寅恪《柳传》二六一、2024-10-06

天台山    网图侵删
湘夫人     网图侵删
宣慈寺门子   网图侵删

        书信典故:武陵溪,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载: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迷不得返,饥乏殆死。见大桃树,各食数枚,而饥止体充。循流而出,见一大溪,遇二女子,姿质绝妙,见刘阮,便呼其姓,如似有旧,乃相见忻喜。因邀还家,食以胡麻饭等。其地草木气候常如春天,刘阮乐游半年还乡,子孙已历七世。后复入天台山寻访,旧踪渺然。后遂以“刘阮天台”为游仙或男女幽会的典故。元 曾瑞《留鞋记》一折:“有缘千里能相会,刘晨曾入武陵溪。”桂栋药房,屈原《九歌湘夫人》: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寄怀,托寄情怀。晋。陶渊明〈九日闲居诗。序〉:「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有素,有故交。谓久已熟悉。唐段成式《剑侠传·宣慈寺门子》:“尔何人?与诸郎阿谁有素?而能相为如此。” 宋 苏轼 《越州张中舍寿乐堂》诗:“高人自与山有素,不待招邀满庭户。”千里犹比鄰,即万里犹比鄰,相隔万里,却好像邻居。比喻关系密切。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书信之意:西湖是仙境,(我所居住的)房子就是桂栋药房。是先生你用心的深厚,不仅仅如此也。十分感谢。这种寄托情怀相同的情况,都是我们平日有交往的缘故。古人所谓的“千里尤比邻”,大概不是虚妄之词。二十八日的约定,谨尊你的命令。

        是书三意,其一感谢汪然明借藏书楼给河东君居住。从此点看来,河东君之西湖,或正如周采泉先生所言,借助于自己的花船。然而欲择婿杭州,此地英俊男子颇多,不可以船为家,大煞风景也。其二,藏书楼之借居,破对河东君之胃口,盖此时河东君之人设,是为知书达理之女校书,非是能歌善舞之倡家也,所以有夸赞汪氏用心深厚之句。其三,大概是汪然明有俊男介绍,河东君当然是遵守约定也。

        观汪氏诗句,前两首,颇有调笑之意,盖河东君之身份使然,通过交往,发现河东君之才华,又加上河东君之意。让以黄衫客自居之汪氏,侠气大发,自是应承一切,如是才能符合汪然明之固有形象也。商人之精明,此处即可表现出来,按照河东君之人设。立即借藏书楼为其临时居住的,不仅抬高了河东君之地位,也是向河东君表明自己的态度:唯马首是瞻。汪氏之精明,于此可征。

        《尺牍》第二通曰:早来佳丽若此,又读先生大章,觉五夜风雨凄然者,正不关风物也。羁红恨碧,使人益胜情耳。少顷,当成诗一首呈教。明日欲借尊舫,一向西泠两峰。余俱心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