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对话
中国革命的星星星之火是在农村点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让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当家做主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而改革开放则让中国步入了新的时代,改革开放的星星之火也是从点燃的,中国改革开放全面铺开是在80年代的中期,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由农村全面推广,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农村的春天到来了。凡所在的乡村也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未来,村里的农民富裕起来。
凡睁开睡眼朦胧的眼睛,太阳已经从东方升起了,刺眼的光线射进房间里,新的一天开始了。时间的流逝不给人思考的空闲。“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曹操曾感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可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正值乡村的农忙季节,父母早早到庄稼地里去伺候庄稼了。凡急忙爬起来,洗漱一番,吃了口早饭,便登上那辆自行车,赶往学校了。凡的家到学校路高低不平,心绪还是时好时坏。他索性一股脑的从高处冲下去,他想忘记这些抑郁和烦恼。他一不留神差点撞在一块大石头上,吓出了一身的冷汗,他慌忙的跳下来。一个女生愣愣的瞅着他,凡有些不好意思。当他们对视的时候,凡立刻笑了,原来是旖旎。旖旎马上质问道:“凡,你疯了吗?不要命了?我以为这是野孩子做的事情,没想到你这么老实本分的孩子,竟然这样……”旎的话说了半截便做声了。“你这个人真是的,怎么说了一半,咱都不知道你是褒还是贬啊!”旖旎捂住嘴乐:“你自己琢磨去吧!凭借你的聪明慢慢核计!”
旖旎生得一副幽默细胞,他们班的孩子们,尤其是男孩子们都喜欢她这份天性。凡对于旖旎的好感也不少,凡还是更喜欢和涟漪在一起,涟漪的美在内在、无邪,是个内向的孩子。跟涟漪在一起,他觉得格外的幸福和快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猜你还在为涟漪的事情发愁对不?”旖旎说。凡点点头,女孩子的心里是复杂的,旖旎是个懂事的女孩。她一直很是嫉妒涟漪,涟漪得到凡对于她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她发现,凡和涟漪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很默契,让她感觉到羡慕甚至是嫉妒。她一直试图在掩饰着这份感情,慢慢觉得是自欺欺人。她原来是喜欢凡的,可是她却不敢流露这份真挚的感情,凡对她的的冷漠,让她对于凡的感情望而却步。
凡沉默了一阵子说:“旖旎,我真的很担心啊!怕涟漪有什么闪失。”旖旎看看说:“我们哪个人不是在关心着涟漪呢!我们最好还是充满信心的期待下去吧!如果烦恼和郁闷能解决问题的话,我们整天这么愁眉苦脸好了!”凡有些差异的望着旖旎,她的话是有深刻道理的,她知道旖旎说得对。凡默默无闻的注视,把旖旎弄得很不好意思,她把头低下了,含羞敛眉的样子站着。凡抓住旖旎的手说:“旖旎!谢谢你!真的!”旖旎的心怦怦直跳,她感觉到一股幸福涌上心头。凡接着说:“为什么你这么快乐呢?旖旎!在我们的眼睛里你似乎从来就没有愁事,是不是家庭环境比我们好,幸福感也很强啊?”旖旎苦笑了一下质问道:“你认为我幸福吗?我承认我的家庭比你和氤氲、矜持、涟漪都殷实,幸福难道是家庭条件好坏来形容吗?你们都可以和父母其乐融融的在一起,我呢?我就只能和父亲在一起,母亲离开了我,我恨她,恨死了她。”旖旎说话的时候泪光闪闪,一瞬间泪水像断线的珠子涌出来。“有人告诉我说,她和另一个男人走了,我发誓永远不要见到她。现在我和父亲还有继母一起生活,庆幸的是我在她身上看见了未来和希望,”旖旎深情的说。
蔚蓝的天空上,飞过三只美丽的燕子,这是一个完整的家族,最后的那是只雏燕。飞在前面的那只雌燕不时会过来盘旋着,怕她掉队。泪水把她回溯到那遥远的过去的岁月里(未完待续)
桔彤,原名李彪,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抚顺市作家协会会员,燕京诗刊签约诗人,作品先后发表于《参花》,《九仙湖文学》,《当代汉诗》,《呼伦贝尔日报》,《生活周刊》,《精短小说》,《辽宁青年》,《青年文学家》,《奔流》,诗歌《和盘托出》、《爱不释手》、《情书》先后在“南风杯”全国原创诗歌大赛、“骑士杯”全国诗歌大赛、“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中先后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二等奖。迄今为止发表诗歌450余首,散文400余篇,热点时评300余篇,长篇小说1部《恬静安然,不染悲伤》(分上、下两部,5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