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学的时候因为一些契机,看了很多心理学的书,在去年因为要考试学了哲学,才发现哲学才是升华。心理学中把人类的内心以及情绪放的过大,但事实上人类是非常复杂的,心理学中常用不幸的童年去笼统的概况一切,没什么错误,但实在是太过于笼统,去剖析一个幼年时期的孩子是十分容易的,他用哭啼去表达他的不适,总能轻易的找出原因,这与监护人在他身边目睹着他的一切生活息息相关,但去解剖一个成年人的内心,这要追溯的过程太多了,他从小到大的经历,他深刻的或者已经忘记的,都在形成着他的世界观,他的思考能力,他的行为举止,他背后的千丝万缕是没有办法去一一列举的,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件不太客观且无聊的事情。
与哲学而言,它一直在告诉人们世界的本源,我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宇宙放在世界本源当中或许只是一颗尘埃,那我们人类的渺小呢?渺小又虚幻着,这是确定的,世界在运动,永恒从不存在,而人类却往往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去试图追求一些永恒的假象,本来就是很滑稽的事情,你追求不存在的东西,获得不是一场空又能是什么呢?它给予你的反馈是正确的——空,它的设置答案本来就是不存在。世界的本源是运动,运动代表着变化,时间会治愈一切从来都是骗人的,你与时间背道而驰,你停留在原地,不追随时间去变化自身,时间不会治愈你,沧海桑田,世事变化,你仍然是你,而你停留在原地的问题仍然是问题,但对于跟随着时间一起变化和成长的对方而言,此时问题已然也跟随它自身发生了变化。引用心理学的话——“你变了世界就变了”。世界是如何变化的呢?世界仍然是那个世界,但是你在这个世界中所站立的纬度不同了,通俗的说你站在一楼看眼前的风景和你站在十楼看眼前的风景是截然不同的。因此解决问题首先要解决你自己,解决了你自己不代表问题就能解决了,但与你而言你可以将问题解决为与你而言不再是个问题,这是你自身要做的。我朋友们评论我说我是个“越挫越勇”的人,而我的回应,我只是再尽我能力解决我自己的问题,而解决我自己的问题,“越挫越勇”这个环节是必须要经历的,我要做到这个问题与我而言不再是个问题,我要付出行动,对我自己负责。突然想到,我发现一个社会现象,人们常常不愉快的原因是因为活在“他视”之中,而常常忽略“自视”,用“他视”来将自己淹没,于是消极,挣扎,痛苦,常常把别人的情绪背负在自己的身上,比如他对我态度不佳,却对别人很佳,这是我的问题,我把他背负在我的身上,去剖析我自己,谴责我自己,在没有做出原则性错误的任何事情时,他视永远是他的视(他的事),深究这些是太愚蠢的事情,那你比如问我他为什么对别人会好,会对你这样,去解析这些,又要追溯到他的经历,他的种种错综复杂的背后,没有客观的答案,也没有意义,你永远要做好的是自视,要去干好自己的事,追求自己内心想要的,再次强调——对自己负责,人永远是独立的个体,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永恒的我们。
常常说服他人,但也真正的感受了一把,这个世界上没有比自己更严厉的法官这个行为,批判自己时,观照了自己能量低的身体,观照了自己的想法与念头,任它四处萌发活跃着,我就看着,我从来不把自己置身于事情当中看待事情,我永远都会跳出事情以旁观者的姿态看待整个事情,然后和自己对话,突然我发现我已经变成了自己最好的朋友了,回到“越挫越勇”,每次自我批判后的能量回归,又是更新的我,记录下来,这些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