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的主题是:学校和课堂在教些什么?
一直以来,只关注学校课程的开设和授课的要求,对于课程安排所授的内容,意义,目标及落实关注甚少,通过本章作者研究提供的详实数据才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学校的目的是什么?应该教什么?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研究表面课程一一主要是课程、主题、测试和教材,得到的基本结论是:(一)英语/语言艺术学科教学计划中,大多重复强调语言的基本技能一一学语言的机械方法,练习册、活页练习和测验强调简答和对特定信息的回顾。如此下去,如此模式的教学如何唤起学习兴趣?(二)数学课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固定的事实与技能,而不是用数学作为一种开发学生某种特殊智能的工具。(三)课堂里的社会学习的主导活动包括听讲、读课文、完成练习册和活页练习、参加测验一一相比之下,很少有那种解决问题、实现小组目标、学生设计和实施某个项目等类似的活动。虽课程设置社会学习但不能设想所培养的目标是社会科学所应培养的目标。(四)科学课程虽提出学习习惯(或技能)、组织信息、科学方法和批判性思维,但期望与实践相差甚远,所有的学生完成同样的阅读内容、活页练习、实验和测验一一并且得岀实质上同样的结论。同时调研表明①科学课不同程度表现为与健康课和数学课有关②所有学校都没有讲授伟大科学家的生平或教育学生将科学作为一种职业生涯③教学内容与科学和批判性思维无联系。(五)外语以课本为中心,强调死记硬背特定信息,教学过程快速、有次序,受学科内在规刚控制,在最初教学阶段学生创造力很少有发挥。但在所有学科中,外语课用于教学时间最多,用于行为控制最少,也相对最受学生喜爱。(六)艺术课虽一致认为音乐比学术科目更有趣和令人开心同时也是较不重要和容易的。但问题是①艺术课气氛受学术科目氛围影响,呈现出遵守规则、找出一个正确答案、进行较低级认知训练。②艺术课明显缺乏对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的表达方式和历史遗产的强调。(七)体育课的特色是听教师讲课和强调学习和开展竟争性的团队运动。关于学校体育的作用与教育理论强调在人的一生娱乐活动中都有用的技能如个人运动的实践相差较大。(八)隐形课程的学习很少看到学生有很多机会积极主动去汲取知识,改变思维方式,以全面开发自己的智力。学校课程缺少的是智力的获得或创造力的开发。
我们的学校该怎么做呢?首先要明确学校的使命,要聆听时代的呼唤和学生的声音,不仅要培养学生读写算的基本能力,还要掌握各种各样思维方式,以事实为根本,以科学为遵循,为唤起和激发好奇心提供场景,培养学生关心自己的表现和达到自己标准的满意度,通过合作性的努力培养对别人的赞赏并关心在学校养成的大脑和品质的特征,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时代必须面临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