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09|论语|孔子:把心放在这九个地方(七)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孔子《论语·季氏》

孔子说:“君子要有九大用心思考的方面:看的时候要考虑是否看明白,听的时候要考虑是否听清楚意思,脸色要考虑是否吻合,容貌要考虑是否恭敬,言语要考虑是否忠诚,做事的时候要考虑是否敬重,遇到困惑的时候要考虑如何请教他人,有怒气的时候要考虑因此带来的后果,看到自己有所得的时候要思考是否符合道义。”

第七点是“疑思问”,也就是说需要一个开放的心态,积极地探索。更重要的是在已有的答案之上还鼓励提出更多的假设和可能性。当我们自身遇到疑惑的时候是否能够积极地提出困惑之处与大家进行探讨交流,能够谦虚地寻找答案。对于疑惑缺少思考的情况有很多种,我想到的比较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关于自己不懂的,可能会在那里不懂装懂;另外一种是关于别人不懂的,可能会不允许别人提出疑问,觉得这样的问题很傻。

我自己就经常会这样,特别是小时候,上课的时候没听明白,老师问是否听懂了,没人说话,可能老师就觉得大家都听懂了,其实我还没动,也可能还有很多人都不懂,大部分的时候是不好意思提问,觉得自己提问的话就很没面子,大家都懂了就我没听懂。所以么,长大了之后就尝试着要放下面子,让自己一定要谦虚地提问。不管是与朋友交流或者客户沟通的时候都一样,如果遇到不懂的话题就直接问对方就好了,不用在那里不懂装懂地附和着。很多时候为了觉得让对方不觉得自己无知就在那里不懂装懂,其实这样的伪装并不会赢得尊重,反而谦虚地请教可能更会让对方觉得自己有学识,也觉得提问的人谦虚而更尊重对方。

还有就是第二点,在我爸妈的对话经常也会经常出现,特别是我老爸,他不太允许我老妈提问,比如我妈经常会问:“今天买的菜多少一斤?”等这样比较常识性的问题,而我老爸会很严厉地训斥老妈,而且还会说:“这样的问题还用问吗?你要知道多少钱一斤干嘛?吃饱就好了。”这样的情况我觉得应该是要思考对方提出问题的原因是什么?除了提出问题之外还应该思考提出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我觉得这是一种关心,一种愿意和对方多说话的轻松氛围。而我老爸可能就会在想专业类的问题,是不是觉得我不会买菜,是不是买贵了等等。

当我们对提问和不提问这些表面的现象去进行深度地思考,思考背后的原因的时候,那么也算是达到孔子提出的标准了,不要仅仅在问题的本身用功解答,而是要追溯到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或者说追溯到人的原因。这也是孔子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做一个真诚的,善于思考的人。今天更重要的是要做到,自己知道了还得允许他人提问,甚至反复提问都不介意。自己不知道的要及时提问,不过要注意提问的方法,目的也不要为了去刁难别人而提问,而是真诚地学习才是第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