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到腊月,这冬少有了韵味。
小寒过后,便是大寒。自古24节气里都有属于它的味道。“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未报春消息,早瘦梅先发,浅艺纤蕊。摄玉匀香,天赋与,风流标致。问陇头心人,音容万里,待凭谁寄。一样晓妆新,倚朱楼凝盼,素英如坠。映月临风处,度几声芜管,愁生乡思。电转光阴,须信道,飘零容易。且频欢赏,柔芳正好,满替同醉。”喻陟也颇有情调,冷坏了的天气里还在拨弄着心事。
熟知故里,许久未好好地重看这冬了。只知白茫茫的一片冰霜,便知这冬天也已进入了深季,我超喜欢冬季,可大部分人就不太它了。因为南方少有暖气,虽无雪意,没太阳时会有那团冷气缠绕,然后就想窝在被褥里,这样一天天就过去了,也很快,从我发现入冬后,我自觉得晚上的外出风会肃耳,但我依旧少不了走几圈,日子短了,早上天亮得慢,而傍晚却没夏季那样漫长,早早的就让人想到了要入眠,这也就是很多人不愿意“青睐”它的原因了。
我还记得孩童时,会在一个霜降的日子里,支一碗水,碗里或是放点红糖,再或有点喜欢的水果,栓一根线,放在院子里,或是把它放在外面的那块菜园子里。第二早天还没亮,就会很期待地和哥哥一起跑去看我们的战果,一串冰就这样形成,也会顾不上冻着把那坨冰团塞嘴里了。当时的乐趣很多,那时候柿子快熟了,被霜打过,橘黄色的一片,爷爷会摘很多来给我们兄弟俩,家里的柿子不像现在市场卖的,有点涩,但现在也很想吃那个味道。那时还会支鸽子,或是偷吃这个季节的老缅桃。
那时早上要早起去学校里,都是一群小伙伴约着,我很愿意充当那个叫起大家起床的角色,学校离家有两三里路,三五成群的,在小伙伴家的门外大吼几声,早起就这样开始了。手特别会冷,我入冬嘴唇会经常干裂,那时就怕就是擦唇膏,那东西油乎乎的,所以我现在也不擦。我还记得那个时候的毛线手套,是母亲帮织的,我们会把那种玻璃瓶放上热水,那就是我们的保暖瓶了,也超级热乎。虽没见过下雪的时候,但小时候特别憧憬去北方看雪,堆雪人,其实看雪那是13年了,那年昆明的雪下得很大很大,也满足了太多好奇的愿望。
小寒后,大寒也快到了,就是整个腊月里。家里人特别喜欢腌制腊肉,豆腐,腌菜一类的东西,到现在了,虽口味重,又少不了拿来下饭。这个时候南方依旧可以种出很多的蔬菜来,不用大棚,时令的菜在冬季显得更合胃口。
前几天看到很多人开始发快回家的朋友圈,看了下日历,知道离过年也不远了,春节对于每个国人都有不一样的感情,但终归还是一样的心情,就是我要团聚,我思念我的故里,我想念我的亲人。在外漂泊过,我也深知这份急盼,提起春节我们都会激动起来。看了位网友写的“小寒已至,游子待归,小楫轻舟,梦回故乡”,也许正像喻陟说的愁生乡思,故乡还真该回去看看了。
南国的冬,其实很有婉约风,不像北国那样来的豪放,扬扬洒洒。以前写过篇散文《南国的冬》,我这样评价过我们的冬天,约俗的南国,既不像个汉子,又不像个女人,混在人群里;总觉得差点什么,仔细想了下原来是我再熟悉不过的老友了。在冬日柔和的阳光下烤太阳也是别有情趣了,我们吃饭端着一大碗,蹲在一群,饭桌上我们不感兴趣,就这样吃个饭还跑来跑去的已成为了习惯。
我还记得过去的每个冬季,就爱捉弄起那些有趣的事儿。清远弗聊,小趣横生,问庭外人,知否?只道故里十步,锁梦凭绕,却看小寒,不似大寒;虫鸟归,舒心可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