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本(2)
1.19
(《二程遗书》明道先生曰):“忠信所以进德”,“终日乾乾”,君子当终日对越在天也。盖“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其体则谓之易,其理则谓之道,其用则谓之神,其命于人则谓之性。率性则谓之道,修道则谓之教。孟子去其中又发挥出浩然之气,可谓尽矣。故说神“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大事小事而致曰“诚之不可掩如此夫”。彻上彻下,不过如此。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须着如此说:器亦道,道亦器,但得道在,不系今与后、己与人。
《文言》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周易·乾卦》九三爻辞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周颂·清庙》云:“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济济多士,言祭祀的隆重场面;文,指文王;越,远也;在天,文王的在天之灵。
明道先生引用这三句,强调君子当以忠信修养德行,自强不息,不可有一丝懈怠。
《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中庸》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载,事也。
上天所行之事,不显山不露水,它的本体就是易,这个易非常抽象,可以理解为三易,即简易、变易、不易。上天所行之事所蕴含的道理称为道,它展示妙用时则称为神,它赋予人的称为人性。所以《中庸》说,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孟子从其中进一步发挥,提出“养浩然之气”的理论,可以说把君子做人的道理都说透了。
《中庸》引用孔子的话说:“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揜如此夫。””
格者,至也,鬼神之格思,就是天命,天命是不可凭智力来揣度的,我们无法通过意识来穷究天命,更何况私欲左右的意念呢?微,鬼神代表的天命;显,鬼神之德;诚之,修身以诚;掩,遮蔽。
明道先生摘引这一句,进一步解释上文“无声无臭”之义,强调鬼神无处不在,也就是道无处不在,君子能不慎重吗?无论在大小事情上都要诚意正心,不可把良知埋没了。
彻上彻下,即大事小事,做人的方方面面,不过一个诚字。
《系辞》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超越一切有形存在的那个存在就是道,体现于有形存在的则称为器。明道先生认为,这句话应该这样理解:器就是道,道就是器,他们是一体的,只要是符合道的,就不必执着于是当下还是未来,也不必拘泥于是自己还是他人。这是明道先生对“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具体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