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即生长,教育的本义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的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灌输进一个容器。
依据于此,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面的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如果说教育即生长,那么,教育的使命就应该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什么是最好的环境?第一是自由时间,第二是好的老师。
依我之见,可以没有好老师,不可没有自由时间。说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怀特海说: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东西才是教育。
知识的细节是很容易忘记的,一旦需要它们,又是很容易在书中查到的。所以,把精力放在记住知识的细节,既吃力又无价值。假定你把课堂上所学的这些东西全忘记了,如果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剩下,那就意味着你是白受了教育。
那个应该剩下的配称为教育的东西,用怀特海的话说,就是完全渗透入你的身心的原理,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一种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用爱因斯的话说,就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按照我的理解,通俗地说,一个人从此成了不可救药的思想者、学者,不管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再也改不掉学习、思考、研究的习惯和爱好了,方可承认他是受过了大学教育。
把你在课堂上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都忘记了,你还剩下什么?一这个问题是对智力素质的一个检验。
把你在社会上得到的地位权力财产、名声都拿走了,你还剩下什么?—这个问题是对心灵素质的一个检验。
教育的主要使命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受教育者所固有的人性特质得到健康的生长,成为人性健全的人。毫无疑问,一个人唯有人性健全才能够真正幸福和优秀,一个由这样的人组成的社会也才能够真正和谐和生机勃勃。
这本来是常识,我们所需要做的只是听从常识的指引,实践这个常识。令人震惊的是我们的教育在做着与常识相反的事情,这么多的家长和老师在做着与常识相反的事情,而大家似乎都停不下来,被一种莫名的力量推着继续朝前走。
应该结束这种大规模的愚昧了,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回归教育之为教育。也许,我们还来得及。
教育的真谛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育智力活动的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等,这些智力上的素质显然是不可像知识那样传授的,培育的唯一途径是受具有这样素质的人一一不妨笼统地称之为大师一的熏陶。大师在两个地方,一是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另一便是在大学里,大学应该是活着的大师云集的地方。
今天的大学争相标榜所谓世界一流大学,还拟订了种种硬指标。其实,事情本来很简单:最硬的指标是教师,一个大学拥有一批心灵高贵、头脑智慧的一流学者,它就是一流大学。否则,校舍再大,楼房再气派,设备再先进,全都白搭。
人生问题和教育问题是相通的,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生中最值得求的东四也就是教育上最应该让学生得到的东西。我的这个信念,构成了我思考教育问题的基本立足点。
人生的价值,可用两个词来代表,一是幸福,二是优秀。优秀,就是人之为人的精神禀赋发育良好,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
幸福,最重要的成分也是精神上的享受,因而是以优秀为前提的。由此可见,二者皆取决于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而教育的使命即在于此。
无论个人、民族,还是人类,衡量其脱离动物界程度的尺子都是人性的高度,而非物质财富。个人的优秀,归根到底是人性的优秀。
民族的伟大,归根到底是人性的伟大。人类的进步,归根到底是人性的进步。人性是“由无数世代苦心积累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庙堂珍宝”(尼采语),守护这一份珍宝,为之增添新的宝藏,是人类切文化事业的终极使命,也是教育的终极使命。
天生万物,人只是其中一物,使人区别于万物的是理性。动物唯求生存,而理性不只是生存的工具,它要求得比生存更多。当理性面对未知时,会产生探究的冲动,要把未知变成知这就是好奇心。
好奇心是理性觉醒和活跃的征兆。在好奇心的推动下,人类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思考宇宙,探索万物,于是有了哲学和科学。动物匍匐在尘土之中,好奇心把人类从尘土中超拔出来,成为万物之灵。
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爱因斯坦把好奇心称为“神圣的好奇心”。
一般来说奇心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减,这几乎是个规律,即使在最好的教育制度下恐怕也是这样。那些能够永葆好奇心的人不啻是幸存者,而人类的伟大文化创造多半出自他们之手。
唯因如此,教育必须十分小心地保护好奇心,为他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我相信,像爱因斯这样的天才,其强大的智力赋足以战胜任何不良的外部环境,但普通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一种坏的教育制度的杀伤力几乎是摧毁性的。
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好奇心这颗嫩苗正处在生长的关键期,一旦受到摧残,后果很可能是不可逆的。
一个人做事是出于兴趣,还是出于强制,效果大不一样。出于兴趣做事,心情愉快头脑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往往事半功倍。出于强制做事,心情沮丧,头脑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往往事倍功半。
做一般的事尚且如此,学习就更是如此了。因为学习是纯粹的智力活动,如果学生在在学习中不能感受到智力活动本身的快乐,学习就会是百分之百的痛苦。遗憾的是,这正是今天多数学生的状况。
情况本来不该是这样的。人有智力禀赋,这种禀赋需要得到生长和运用,原是人性的天然倾向。
学生之所以视学习为莫大的痛苦,原因恰恰在于,应试教育不但不是激活反而是压抑智力活动的,本质上是反智育的。
我心目中的好学生具备两种能力。一是快乐学习的能力,能从学习本身获得莫大快乐,二是自主学习的能力普于自己安排自已的学习。这也是我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应该使学生第一爱上学习,做知识的恋人,第二学会学习,做知识的主人。
相反,如果使学生成了知识的仇人兼仆人,则是教育的最大失败。
我一向认为,在学生阶段,衡量教育成败的标准是看是否拥有了快乐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喜欢学习,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安排自己的学习,这就是好的智力素质,这样的学生不管是否考进名校,将来都会有出息。
工作的快乐与学习的快乐是一脉相承、性质相同的,基本的因素都是好奇心的满足、发现和创造的喜悦、智力的运用和得胜、心灵能力的生长等。
一个学生倘若在学校的学习中从未体会过这些快乐,在走出学校之后,他怎么可能向工作要求这些快乐呢?学校教育的使命是让学生学会快乐地学习,为将来快乐地工作打好基础。能够快乐地学习和工作这是精神上优秀的征兆。
一个人仅仅有了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学历,或者有了某个领域的知识,他还不能算是知识分子。
依我之见,一个人唯有真正品尝到了智力生活的快乐,从此热爱智力生活,养成智力活动的习惯,一辈子也改不掉了,让他不学习不思考他就难受,这样的人才叫知识分子。
西塞罗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人在社会上生活,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蒙田说: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孔子也主张,学习是“为已”而非“为人的事情。古往今来的哲人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
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自由,这种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于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发生了伟大的作用。如果只是适应现实要教育做什么!
我不主张对少年人隐瞒社会的实情,让他们把一切都想象得非常美好,这会使他们失去免疫力,或者陷入幻灭的痛苦。但是,我更反对那种一味引导他们适应社会消极面的实用主义教育。
在一定意义上,少年人的精神面貌决定了社会明天的面貌。我期望他们成为珍惜精神价值的一代,珍惜爱和善意的一代。
所谓青少年期的叛逆,我想应该不是突然发生的。
那些十几岁的孩子是很可爱的,内心敏感,开始独立思考,家长要善于细心观察,设身处地去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多和孩子谈心,孩子就不会叛逆到不可收拾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