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学习总结
1. 商业本质
商业本质在于长期建立、维持人与人的信任,投资本质在于人与企业信任关系,获取利益。
市场本质是人与人产生信任形成交易,市场规则就是确保最基本信任。
商业的信任:如果你要做什么,你必须让用户明白和看到即将带来的好处。如果你说谎,用户不会原谅你。如果等待的时间太长,用户也不会原谅你。
技术理想主义者对世界的思考是单维的。他们认为技术不用考虑用户的感受,反正技术是为用户着想,因此无须讨好用户。
2.产品仅是入口,人才是商业模式
产品仅是入口,人才是商业模式。这是产品的本质和用户的本质。如果不理解这个本质,你就理解不了更高的商业维度,也不清楚如何从高维降到低维,用降维的方式打败对手。
为什么即便为用户提供免费的服务,也要做得超出预期,像做一件昂贵的产品那样对待它,否则用户就会不满。
用户最看重的一条标准——你能否为我提供满意的产品体验、服务质量?
我们消费、买东西,和品牌同样重要的是什么?就是产品和服务的体验度。
人们追求极致的产品、服务和体验,这个“极致”的解释就是“越惊喜越好”,是一个期望值不断增加的标准(极致服务、低成本、高效率、高体验,多维度满足)
产品之道:以人为本,为人创业价值的服务。什么是价值的服务?解决有价值的问题,满足人性的本质需求。
把人当人,人是有人性的。不要把人当理性的机器。
人通过五个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获取信息,触动人真实生活的认知,调动人的情绪系统。
我们就要观察和分析,人为什么在真实生活场景中调动不同的情绪。怒,为什么要愤怒?,恐,为什么要恐惧?懒,为什么要懒惰?傲,为什么要傲慢?
问题背后的本质需求是什么,从而指挥不同行为。
3.没有好的体验,就没有好的信任。
“体验”是情感的维度,企业创造的“体验指数”决定了用户是你的“消费者”还是会成为“粉丝”。
最关键的是你要了解用户——你需要知道用户在想什么,提高信息交换效率,获取最宝贵的信息,然后才有机会采取精准打击。
①与用户的高频率接触在与用户的交流中,企业要提高接触的频率,让用户的眼睛习惯一个品牌、一项服务、一个平台或一种产品的出现。
建设高价值的用户信息库,可以保证企业的转化率。
一个小公司成功的关键不是它获得了多少融资,也不是扩充合并了多少商业维度,而是它拥有极高的用户转化率,它可以对用户精准定位,实现个性化的服务。
对手的转化率是10%,它如果能达到20%,就会获得两倍于对手的成功速度,占据竞争的优势。
4.升维思考,降为攻击
把一个现象和问题分成多个纬度为通过多维思考问题,动机的高低,能力的强弱,提示的多少,通过二维矩阵或三维矩阵思考问题就找到最优的答案。
五维思考问题,让你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战术为点零维,战略为线一维,商业模式为面二维,创新为三维,时间为四维为体,概率为五维运气
零维(战术维):把当下做到极致,美好自然呈现
一维(战略维):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
二维(模式维):商业模式就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
三维(创新维):颠覆式创新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四维(时间维):原因通常不在结果附近
五维(概率维):正确的事情,重复做
人性五体感官,七情六欲都是多维思考。
持续成功的底层逻辑是一个数学公式:整体成功率=100%-(100%-基础成功率)尝试次数
把注意力放在那些你能影响的事情上--本质在于掌握主动权
“升维思考、降维攻击”的本质就是极简主义:“最简单的招数永远都是最有效的,最直白的道理永远都是最正确的。”
在生活领域,极简是“别让我思考”;在工作层面,极简是“清理多余步骤”;在商业范畴,极简就是回归常识,尊重用户最真实的期望,并用最省事、最省钱的办法满足用户的这种期望。
极简主义渗透在每个人的骨子里,它是最坚挺的消费观。极简主义的商业模式就像一个神奇的放大镜,把用户某方面的期望放大后给予满足。
通过互联网实现了维度的降低,减去了办公成本、降低了人工成本这些维度,最后用非常低的报价KO了传统的对手,在大企业的夹缝中找到了生存的机会。
利用有限的资金缩短商业链条,化被动为主动,实现相对于对手的降维,最后取得胜利。
离钱越近,离用户越近,帮助用户成就自己,帮助客户增加营收(营销/运营端)。
“我们经常嘲笑客户“既要**,又要**,还要**”,其实从多维度思考,客户想找到一个现阶段合理的平衡点。”
5.什么是“商业世界的加减乘除”
加法:同维合作、减法:同维竞争、剩法:异维合作、除法:异维竞争
6.创新者和经验者
创新者:学习能力强,善于把抽象的描述或想象,具象化。把没有经历的事情,通过学习(多看、多想),跨界嫁接或吸收别人经验,完美融合已有认知,形成自己的新想法。
经验者:善于从过往经验中总结,把具象的画面记住,重复调用已有认知,输出已有模式。
创业者、产品型管理者、方案规划者都应该是创新者,善于商业模型创新、产品模式创新、方案模式创新。
先从量变带来质变,“正确的事情,重复做”。
人文和科技融合,未来世界是一个人的文化、艺术、科技完美融合的世界,未来实现虚实结合,元宇宙,现在实现视觉营销、表达,都是满足人的五感体验。
7.会读书的人和会解决问题的人
会读书的人搞懂模型,会挣钱/会投资/会打仗/会管理国家的人,理解真实的世界,解决现在中“人”的问题。
做一个即读数又理解真实世界的人。如果想做大事,得理解模型,如果想把大事做成,得理解真实世界。
红海市场里先迈左脚(模型),新市场里先迈右脚(真需求)
人与自然,遵守大道;人与人遵守相同价值观;人通过五官感受接收外界信息,触及/新增人大脑的认知(符合认知),触发情绪(七情六欲),调动行为(动机+能力+提示)。
“平庸的人顺从规则,愚蠢的人破坏规则,聪明的人建立规则。”
聪明的人,当规则向他招手、当机会向他示好、当财富向他抛出诱惑的眼神时,他会感到战栗,会从中嗅到危险的味道。服从规则既意味着机遇,也代表着定位。它是为你在既有的商业分工中画了一个休止符,牺牲未来换取暂时的安逸。
平庸的人嗅不到任何危险,他们只会兴奋不已:企业开始赚钱了,我太有本事了。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小公司很可能一辈子在产业链的下游做附加值最低的工作。愚蠢的人则是愤怒的,尤其当他发现自己所有的机遇都来源于大公司的施舍和市场的残羹时,他有破坏的欲望:砸碎一切规则。他也有新的想法,但他对新规则的关注不够,缺乏犀利的像锥子一样的竞争力。
8.思维问题方式
大胆承认“我没有把这件事想清楚、想明白”,
一、是什么?,这件事定位/问题本质是什么?”--(用户视角的问题:)
二、为什么做?用户目的是什么,对于拥有意味着什么?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未来有什么拓展?(用户视角的目的和意义)
三、最终成果?有什么亮点/能力/优势/差异化(结合自身优势和劣势,趋利避害)?
四、如何做到?我们要投入什么资源?对于业务做了什么标准/场景创新,提供什么技术?利用了什么数据/终端?
解决问题的核心是找到根源所在,大部分人都只看到表象,又有多少人能透过表象看到本质?-问5个为什么
9.高价值用户和所有用户
首先当然目标市场符合向上趋势,其次以特色为产品方案的服务是点状的,只能表达有这方面能力,客户一直都需要整合能力。以产品作为服务基石,可以不断迭代,形成指数增长。
麦当娜他们目标在于大海市场(所有人),不是特色用户和竞争对手。特色酒楼是产品特色化,服务特色化,面向高价值客户。
一个酒楼的经营与互联网企业经营一样,有大客户和小客户,有以菜品闻名,有以照顾大客户为名。
最终都是以服务胜出,核心竞争力是服务、成本、效率,不是菜品。
产品如同菜品方案,大厨如同技术骨干,有时候老板有强关系和销售服务。
然后肯德基和麦当劳以产品为基础,服务为根本才能全球开店(他们用户不分高低、贵贱,都是统一价,统一服务,普通人享受与有钱人一样的服务。这样才能产生指数级增长,形成慕名市场。)
所以有特色的酒店不能形成指数增长,在于他们重点服务有钱的人,而不是所有人。
酒楼产品其实是服务方案,特色的菜品、团体服务、贵宾服务等。然而麦当娜和肯德基,形成标准化的产品(菜品)、标准化服务,把成本、效率、体验都标准化了。
把产品、价格、营销、渠道也标准化,形成强竞争力。
无论面向TOG、TOB、TOC都要提供超预期的服务。TOC提供低价、超性价比的服务或增值服务。TOG、TOB提供超价值的服务,额外增加服务,比如帮忙国企单位撰写行业专业论文。(免费)
10.人生与运气
运气往往发生在你极度擅长的领域,所以选择专精某件事永远没错。
很多问题你搞不定,并不是因为你能力不行,可能只是没接触过相关工具。以前我们总说“学门手艺”,现在越来越多地说“学个软件”,CAD,PR,MAYA等等,哪怕掌握一堆Excel公式,都能让你对这个世界有新的理解。
穷尽一生,一事无成是常态,更是这个世界上99%的人真实写照。人的爆发,大部分时候跟运气强相关,以前觉得应该是70%的相关性,现在觉得应该90%以上。摊上了好时机,碰上好领导,入了某个上升期的行业,都是决定性的。此外最关键的“卵巢彩票”,摊了个什么样的父母,决定了一大半,毕竟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并不妨碍他们教给孩子的都是没法操作的玄学。
人最后都会得到想要的,因为真正的目标,会跟个灯塔似的不断矫正你的行为。目标感强的人,不管做啥事,都会望一眼自己的灯塔,如果方向不对就不干了。绝大部分人根本没有想要的,生命里没有灯塔,只有各种无规则散步的礁石。
很多人说自己喜欢钱为啥没钱?其实他喜欢的不是钱,而是消费。真正爱钱的人会把所有的时间拿去换钱,而且生活中所有决策都会用“赚钱”这个筛子过一遍,不利于总目标的事不做,不利于总目标的话不说,这种人很难受穷。
还是那个问题,专注,重复、迭代。
知识分为“表内”和“表外”,这个“表”是啥意思?因为对应的是“表面”。书本和学校学到的,基本都是用来塑造“基础公民”的基础知识,目标是“下限”,让你不至于做人渣。想脱颖而出还得有别的,比如怎么和更高阶层的人打交道,怎么让别人信服你,怎样让别人捞你,还有低俗却有效的“高效让富婆爱上我”,嗯,这些不是开玩笑。
善良的人总有个错觉,觉得自己变坏就能发财,其实不一定。有些赚钱手段并不光彩,但是不代表不光彩就能赚钱,还需要特定技巧,需要有人带,除非悟性惊人能自己领悟。
一致性就是反转的标志。所有人都觉得股市要上6000点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房地产最靠谱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某件事100%的时候,很可能就要发生大转机。整体趋势就是:所有人似乎达成共识的时候,这种共识反而最不稳定。同理经济一片热闹非凡的时候,可能已经到了顶点,所有人都看不到未来的时候,反而即将触底反弹。
人都是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人都是为了自己获取多一点利益。你只有理解他们才不愤怒。拥有悲怜之心(爱民,服务之心)是无敌的。
11.相信就能看到,还是看到才相信?
我们生活在自己的认知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中,世界是物质世界,意识是基于物质产生的。
相信就是力量,“重复的相信”会不断修正行为,行为会再次强化信念,人就是信念的集合,碰上新问题选择回避还是面对,碰上挑战选择迎难而上还是试都不试,看着是观念,其实是以往行为的集合。
从今天起,尽量积极,尽量自信。时间长了才能发现,积极和自信本身都是能力,需要费劲去获取和维持。
行为=动机*能力*提示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强者,只有追求强者的人,放下心里所有执包袱,毕竟执行很重要,才是达到强者的必经方式,知行合一,不知道执行到了也知道了。
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内心开始,只有放下才能,重新开始。
在这个世界上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为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拼搏,可当他们付出所有代价,却没有看到希望后,依然没有选择放弃。
命运不会老是袒护你,也不会总是疏忽你,它在为你关上一道门的时候,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学会放下,你将会恍然大悟,才可能月朗风晴。
12.社交货币
一旦有了明码标价,并且稀缺,茅台就不再是仅仅用于消费的商品,更是可以用来流通的社交货币。我请你吃饭。我心中的装着多少盛情,你看不出来。桌上的饭菜值多少钱,你大概也看不出来。但是,桌上这瓶茅台多少钱,就不需要我多说了吧?
这就是社交货币。
我给你送礼。坐下来,我推来两瓶茅台。你喝不喝不重要,我的心意到了。
我知道你一般不舍得喝,你会再送人。
就算真喝,你也会在最重要的场合,拿来做你的社交货币。
一旦成为社交货币,你就会越贵越买,越买越贵。
这就是凡勃伦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