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一直以来的认为中,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便是七月半,也可称之为鬼节,真正知道其另有一个称谓——中元节,可追溯至广东谋生之时了。
这个节日,并不是什么快乐,喜庆的节日,比起清明节,更为不招人待见,节日之时,假期也被封尘。但,在浙江绍兴谋生之时,公司里的本地人,在这一天里,可以回家,为其祖先烧些纸钱,以示祭祀与追念。
小时候,每年到了农历七月初一至七月十五,大人们便会告诉小孩子,天热了,中午别去河里,池塘里玩水,晚上,也别在外面玩耍太晚,早点回家。
在老一辈的观念,习俗里,在这个期间,是阎王大放鬼出来的时候,到处都有鬼魂游走,阳气不足,运气差者,极有可能碰上鬼,对自己招来横祸。而此期间,若有老人过世,便成了担包鬼,专门为其他鬼负责挑担,搬运阳间人为阴间鬼祭祀焚烧的物品,这样过世的老人是时运不佳,劳碌命,做鬼也不安生。
那时候,偶尔,也有小孩子在河里或池塘里玩水被淹死的,大人们也都会归为被溺水鬼拉走了。尽管,对于现在而言,这是迷信思想,其实,那个时候,在小孩子的心里,却认定那是真的,从而,蒙上一层惊恐阴影,不敢轻易出去玩水与晚归。
七月半,最大的标志活动,便是家家户户,杀一只鸭子,将鸭血滴在早已封包而写上某某老大人字样的冥包上,俗称,"烧包",而有的人家,直接在家门口,把纸钱一排排摆在地上,将鸭血直接滴在纸钱上,也不封包以及写上某某老大人字样。倘若有人问他,为何不封包一下,回答道,先祖知道,会来家门口取用。
我父亲,常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丧葬与七月半,搞得再热闹,再风光,也不过是堵生人眼而已,老人在世时,多多对老人好些,让老人能安度晚年,走得安祥,才是真正的对老人的孝。
最热闹的,莫过于,有那户人家上一年有老人过世,而今年恰逢这位过世的老人,有"新月半",(而没有"新月半"的,则要等到下一年,才能为其操办)。因此,这家的后人,便会准备一些,诸如纸电视机,纸丫环,纸房子,纸衣服,鞋帽,脸盆,毛巾,大量纸钱等等,而远方亲戚过来祈福,便会准备一只活鸭,一些纸衣物,纸鞋类及其纸钱,祭祀老人。
中午时刻,准备干稻草,主人家把准备好的烧给老人的纸钱与纸物,一应摆在稻草上,点把火,烧成火堆,主人家及其远方亲戚全都跪在火堆四周,表情肃穆,哀伤。
对于这些焚烧给老人的纸物品,究竟能不能收到,也只有鬼才知道。
但是,对于是否收到这一问题,几则小趣闻:有一户人家的妇女,烧完纸物品的当晚,便梦见过世老人,回家来,索要脸盆,因为,在焚烧纸物品时,忘记烧脸盆了。还有一则,有人,大清早,便说,看到了在灰堆上有脚印。
七月半,鬼节,中元节,寄托的是后人对先人的缅怀与祭祀,这是种从古沿袭而来的民间习俗,作为一种一代胜一代,代代相传,代代不相忘礼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