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我积极教育家长团学习打卡记录(17)

我的收获

1.快乐更重要的是来源于自身。家长在肯定孩子的同时,要引导孩子把外在的肯定转到内在感受上。很多时候,我们与自己的内在缺乏连接,不要外求,要多和自己在一起。

幸福不能外求,而是内在的变化,我们要把自己变成幸福快乐的发光体。坚持学习,内在改变,心灵充实,笑容更多,家庭更幸福。

批评容易建设难,看见容易品味难,学到容易做到难,有了金钱快乐难。

放下对别人的期待,感受身边的美好,就很了不起。

人的快乐50%和基因有关,20%和环境影响有关,后天的努力也会影响你是否快乐。最重要的是你是否愿意改变,每个人都本自具足。

爱是在别人需要的地方看到自己的责任;用别人能接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快乐。

2.今天教育的纬度要升级,一手提升孩子的幸福感,一手提高孩子的成绩,让孩子快乐学习的同时,顺便取得好成绩。

提升幸福感方式:助人为乐。多做善事对异性更有吸引力;可以多活7岁;更了解别人的需要;让自己更健康;拥有真正的朋友。

真心做善事,不求回报的做。

为什么不能持续做善事:人的心理适应机制,做善事的快乐会逐渐减少;本性使然,自我保护。做善事会让自己失去很多东西。

持续做善事:让外在的肯定变成内在的需求!

如何持续做好事:经常改变做好事的方式(义工、敬老院、福利院等等);经常做,变成生活习惯;变成自动化行为,获得平静式的幸福。

3.发泄愤怒变成表达愤怒:聆听共情,感受他人的需要;空椅子技术;宽恕。

宽恕是一种利他行为,把事情放下的时候,就是利他,就是在帮助别人;放过别人就是放过自己。

4.什么是感恩:感,观感化物;恩,就是因,种下善良的种子。感恩是快乐再加工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开关。只想得到“果”,不去种“因”,“果”也是得不到的。

感:学会去感受别人的好,感受别人的帮助带来的快乐,感恩是快乐加工的源泉。

恩:愿意多做善事,让别人感受到快乐。

作为家长,一定要培养孩子的感受能力。孩子本来就有感受能力,不要去破坏它,去滋养它就好。

先找到自己的重要他人,再去做别人的重要他人。

四步表达感恩:真诚口头表达,私信、微信等;准备一些小礼物;觉察反思找原因,改变认知;制定方案,马上行动。

感恩练习:常问自己,谁是我的重要他人?

睡前5分钟感恩法:回忆下今天有哪些人、事是需要感恩的,小声说出来。

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我们的思维,改变我们对事物的认知。

我的感受

今早有2位老师连麦提问。

1.一位数学老师问怎样快速启动学生的学习状态?

李老师给到的建议是:老师要增加自己的吸引力,把课讲得有趣一点,内容丰富多彩,吸引学生的关注;多肯定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感受积极情绪,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肯定身份,你是个爱学习的人,你是个进步很大的人,等等。

教育的6个纬度:能力、行为、认知、情绪、价值、身份。

2.另一位老师提问:期末了,怎样给学生赋能?

李老师给到的建议:告诉学生,你们疲惫,老师也疲惫,大家都一样;听放松冥想音乐;给自己积极的暗示;不要去想考试结果,想过程,把对未来的恐惧转变到当下要做的事上。

3.另有2位家长连麦提问,李老师都耐心给出了建议。

印象深刻的是有位妈妈说怎么管理孩子?李老师说孩子不是管出来的,是育出来的,教育重在育而不是教。把孩子当人看,不要当成说教的试验品。

我觉得说得特别好!

2个半小时直播跟下来,有时边听边记录,感觉自己也有点小累。想想李老师已经坚持了18天,确实非常不容易,对体力和耐力都是个考验。加上还要解答连麦提问,确实很考验能力和功底。

李老师总是游刃有余,不慌不忙,深感敬佩!

我的行动

常做感恩练习,感谢生命中的重要他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