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准备了好么:大数据时代的生活、工作与思维(之二)
(续前)
(一)从Google的神奇认识大数据时代
(二)大数据时代,不是神仙也会预测
炎炎夏日,躲在书房里,一口气读完了这本《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英),肯尼思·库克耶 著 。
希望借助精英,与各位分享书一些有趣的描述,还有自已读书时杂乱而肤浅的点滴感受。
(三)我们身边,大数据时代已经悄悄来临
自从上世纪80年代计算机技术广泛运用以后,“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等,已经让我们耳熟能详,前几年又有了“云计算”,这些都是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基础。
毫无疑问,是现代信息系统让大数据成为了可能,但是大数据发展的核心动力来
源于人类测量、记录和分析世界的渴望。
计算机的出现带来了数字测量和存储设备,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数据化的效率。计算机也使得通过数学分析挖掘出数据更大的价值变成了可能。数据变成计算机可读的数据,和数据化有本质上的不同。
大数据时代,“量化一切,数据化的核心”。文字变成了数据,大家都容易明白;方位变成数据,GPS定位系统已经广泛运用,各种智能手机,一直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收集位置和无线数据;甚至人们的沟通行为都可以变成数据,你只要上网、聊天、发微博,网上平台已经将你的沟通过程变成数据。总之,一切事物的数据化。
而获取这些数据,又有重要的价值。商家可以通过对收集数据的相关分析,找到潜在的需求,并投放所谓的“精准广告”。所以,在你上网点击鼠标或使用手机时,不知不觉中,你已经向别人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不知你是否察觉,我们的身边,大数据时代已经悄悄来临。这里举一自己最近遇到的例子:
几个月前我上网选购了一款照相机三角架的小配件,网购完成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只要上新浪网浏览新闻,或者到精英博客的主页,都会出现多款三角架、摄影专用包等相关器材的广告。显然是网站采集了我的行为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然后投放的“精准广告”。
更有趣的是,仔细看看这些“精准广告”,夹杂有售卖海狗、狗鞭、狗肾之类的壮阳药品。但我从未网购过此类药品。
再想一想,这正体现大数据时代强调的思维变革:“不寻求因果关系,只寻找相关关系”。看看当今玩摄影群体的情况:小青年大多喜欢用卡片机,或者iPone等手机,用不着三角架之类的;玩单反机的才需使用三角架的,这类人显然是中年以上者占居多。壮阳药品就有了“相关关系”(至今,我还是不明白性别的相关关系是如何区别的)。不过,就我个人而言,目前更需要的是降血脂、胆固醇疗效的保健药品,如卵磷脂、深海鱼油之类,还有就是治疗颈椎增生、肌键劳损之类的药品,可惜新浪或精英博客的“精准广告”都未能给我推介。
收集大数据,在商业以外的用途或许才是最重要的。麻省理工学院一实验室曾通过处理大量来自手机的数据,发现和预测人类行为。通过分析每个人去了哪里、见了谁,成功地区分出了感染了流感的人群,而且在感染者还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之前就做出了区分。如果出现非常严重的流感疫情,就会知道应该隔离谁,而且随时都知道去哪里找到他。这可以挽救无数人的生命。
四、市场经济的个性化服务——大数据时代的计划经济
大数据时代,更神奇的是,可以将个人的关系、经历、情感爱好等都数据化。目前,许多社交网络平台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寻找和维持朋友、同事关系的场所,也将我们日常生活的无形元素提取出来,再转化为可作新用途的数据。在商业活动中,个人需求预测和个性化服务也就有了实现的可能。
当今,“大数据,决定企业竞争力”,“成为许多公司竞争力的来源,从而使整个行业结构都改变了”。当然,每个公司的情况各有不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有着巨大的数据库,运用这些数避免了存货的风险也降低了成本。书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2004年,沃尔玛对过去的交易这个庞大的数据库进行了观察,这个数据库记录的不仅包括每一个顾客的购物清单以及消费额,还包括购物篮中的物品、具体购买时间,甚至购买天气。
沃尔玛公司注意到,每当在季节性飓风来临之前,不仅手电筒销售量增加了,而且POP-Tarts蛋挞(美式含糖早餐零食)的销量也增加了。因此,当季节性风暴来临时,沃尔玛会把库存的蛋挞放在靠近飓风用品的位置,以方便行色匆匆的顾客从而增加销量。
记得市场经济理论刚刚在国内传播时,曾读过的一篇文章是这样举例子批评计划经济的弊端,——计委主任并不知道老百姓需要多少双鞋子,喜欢什么款式的鞋子,就制定出每年鞋子的生产计划,计划经济所以就失败。——此联想一个问题:沃尔玛的营销策略,其实就是建立在大数据基础的“经营计划”。大数据时代,经过大量数据分析,可以准确掌握未来的消费需求而采取对策,甚至实现个性化服务,这不正是大数据时代的“计划经济”?这种“计划”,在微观经济活动有效,宏观经济呢?毕竟市场经济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市场失效”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