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邱元昌,今年40岁。2000年高中毕业后抱着人生就是命,怎么过都行的态度,做了建材批发生意。虽然坚持了18年,解决了衣食住行的问题,可是始终没有安全感、幸福感。2018年因各种境况决定结束生意,却难以承受处理生意面临的损失和心理上的失败。突然发现自己对任何事都没有控制能力,陷入了极度的自卑和抑郁。
这时,弟弟推荐我加入了樊登读书会。通过坚持听书学习,我渐渐的改变了世界观、人生观,找到了重新出发的勇气和力量!
人的生理结构差异是细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不同的人生之间天大的差异是什么造成的呢?是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同一件事个人理解不同,应对方式不同,产生的结果也就不同。思维方式是由怎么看待外部环境的世界观和怎么看待自己的人生观组成的。
一个潜在的事实是,我们思维方式是对过去的经历、经验总结归纳而来,是关于事物的确定性、必然性的推理和应对。然而不幸的是,一切都是不确定的,一切都在永不停止的变化当中!就算是太阳也会在40亿年后的某一刻不再东升西落,而是当头落下,变成红世巨星吞噬整个地球。所以如果没有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认知的话,终有一刻会感到能力不足,与现实脱节。
虽然个人之间环境、地位、能力各不相同,但是每天都拥有24小时这一点是相同的。生命的使用方式体现在时间的消费方式上。时间消费无法暂停!如果时间像金钱一样,我一定会比葛朗台还吝啬,一分我也不花。每个人闲暇时间、碎片时间总是有的,它们不是被花在积极的、向上的、创造性的想法改变、认知升级上,就会被花在游戏 、微信、抖音上!但是人工智能已经强大到比我们本人还了解我们对什么感兴趣,算法推荐总能另我们欲罢不能。而感兴趣恰恰说明我们还是活在过去的想法和认知中!!
小时常常幻想过目不忘!如果未来能够开发出与神经直连的记忆芯片,植入人体就可以拥有电脑海量记忆、迅速不忘的能力,我宁愿第一时间做小白鼠。为什么我会这么渴望,因为我相信:1.知识会让我活得更好,会拓展生命的宽度 2.移植会让我节省大量时间,相当于延长生命的长度 这些相信未来一定会实现。
如果当下我就要开始改变、行动的话,有没有能够节省时间又记忆深刻的方法呢?有,那就是加入樊登读书会。樊登以前是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主持过《实话实说》节目,做过大学教授,是全国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他是一位阅读大咖,每年读一两百本书。每周精选一本,彻底消化吸收,用一堂课时间把书的精髓讲出来,录成音频、视频。我们可以用开车、运动、家务、睡前等碎片化时间,像听歌一样,50分钟就可以听完一本书的精髓。分为心灵、管理、职场、家庭、人文、教育等类别,精选各领域最有代表性专家著作、经典必读书籍。反复听看,就能让我们最高效、最牢固的拓展自己的认知,重塑世界观、人生观。从而,时刻活在当下,找回预期幸福人生的勇气,不断超越昨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