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在2006年成为全职作家和学者之前,做过20年的商人和交易员。这样的经历间接说明了他对市场预测派的反感其来有自。
之前他的书《黑天鹅》,就是告诉人们,坏事不可预测,不确定性的存在助推墨菲定律的一次次实现。
这次出了一本《反脆弱》。我是在听A.I.课的时候见老师推荐了这本,这个小节在讲复杂系统的稳定性,好奇就借来看了。
“反脆弱性”(antifragile)是作者生造的词,用以说明在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免受有害事件的影响,用来对比他口中的“哈佛-苏联”系统之脆弱性。此脆弱性指的是不接受随机性而偏执于自卫所引发的易坍塌的品质。据作者说,反脆弱性是个对付脆弱性的解药,它有大致以下特点:
避免领域依赖性
利用过度补偿增强能力(复原力)
错误会使集体受益(当然有代价)
添加噪声可以有稳定效用
避免医源性损伤(过度干预)
非线性
通过契约与代理转移脆弱性
增加可选择性
etc.
平心而论,这些念头分散在商界、社会学、经济学派、管理学科、人工智能等领域,大家也不会想不到,只是作者细心把这些念头打扫在一起,加点逸闻趣事,包装成类似财经读物的形式,呈现出来,有点“新瓶装老酒”的意思。并无原创性,只是表达方式令人印象深刻,颇符合商学院气质(虽然作者自己反感主流经济学者连带反感商学院)。
塔勒布的出生地在黎凡特(Levant),成长的环境大概比较受闪米特族文化传统“遗传”的影响,古希腊、犹太、阿拉伯传统隽语信手拈来,整出一个小小的文化拼盘,端的好看。当然,作者志不在此,不是为了呈现文化拼盘,而是为了呈现自己的观点,那就是,不确定性是一件可以接纳的事情,甚至有时候使得我们应对风险的能力更强。
有一些人们很容易买单的表面因果归因,经过作者的质疑与审视,就不免显得站不住脚。例如,教育能使财富和经济增长吗,还是反过来,财富与经济的增长使教育得到提高?
“将仅仅存在相关关系的事物视为存在因果关系,也就是说,从富有国家受教育水平高的现象就立刻推断教育会使一个国家繁荣,甚至不去检验一下这个观点。”
在这句话之后,作者从多个角度论证知识、有组织的教育、经济增长的链条相关性,最后引出一个“绿色木材谬误”的概念,还回顾了自己如何在实践中对系统性的知识产生怀疑。在他所接触的行家里手当中,没有谁是系统学习了行业知识然后才实践成功的。出于对正规体系的依赖与盲信,一些错误归因带来的后果不可谓不重大。
联想到08年金融风暴的全过程,大概会对作者在这本书中的吐槽很有共鸣。作者干脆把所谓“专家”称为“脆弱推手”: “过度自信导致我们对预测过度依赖,从而引发借款行为,以及杠杆的脆弱性。”……等等。
作者似乎对制度化的知识体系持普遍怀疑态度,因为人类的理性局限性以及广大的随机性,他认为只依循体系的做法肯定是充满脆弱性的,在黑天鹅面前更是不堪一击。
作者对大数据的操控者的选择性也持有怀疑,甚至说大约需要哪些相关性,哪些相关性就会在数据中显现——其实是操控者的选择性造成的。
回顾自己的父亲的读书尖子经历,以及自己的读书求过关经历,作者指出,学校的成绩在校外不如在校内那么受欢迎,因为它毋宁是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教材上的知识非常有限,以为学好了教材就能胜出,未免天真。
“在一个结构化的环境中,有些人可以比别人聪明——其实学校就有选择性偏见,因为它喜欢在这种环境中反应更快的学生,喜欢搞竞争,但却以牺牲学生在校园外的能力为代价。”
这话要是搬到中国的基础教育环境中去,真是一针见血……
当然,除了调侃“苏联-哈佛式”教鸟儿飞行的知识体系,作者还说了许多不同领域的故事,但始终围绕不确定性这个主题。临近结尾,他说:
“这个世界不希望我们了解它,它的魅力就来自于我们无法真正了解它,在这样的世界中生活,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当然,这个问题不是单靠坐在咖啡馆里沉思就能找到答案的。或者根本没有靠谱的答案。只是,开放地拥抱不确定性,在我们的生活中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嗯,是的,“反脆弱性”就是这么来的。这是对抗黑天鹅的秘方,现在作者自己已开出了处方,就看各人的行动了。毕竟,行动才能改变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