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认知觉醒》践行分享会——向着阳光努力生长

今日于向阳花咖啡店和书友共同分享对《认知觉醒》这本书的感悟与实践,从每个人不同的人生轨迹去体悟大家的成长历程。该组局n人浓度过高,而且都比我阅历丰富,一时间信息过载,还待慢慢消化。

木兮姐姐给我的印象最深。她的能量场很特别,是纯净柔和的,不带有一丝杂质。她谦和谨慎的表达自己对这本书的批判,指出该书缺乏体系化逻辑,都是对各种书的组装,同时也能理解为什么这本书爆火,因为会先提出大家普遍的现象以激发共鸣。后来她也有提到冥想和打坐的经历。她给我的启发如下:首先,表达自己观点需要谦逊温和,"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可能不一定对";其次,要对爆款书保持理性审慎的态度,跳出读者视角去认识这本书的写作思路和逻辑。

其中有一家三口一起来的,很是温馨。爱读书的爸爸和爱交流的妈妈带着10岁女儿来熏陶,爸爸读书有深度也有广度,研究过易经佛经,也会看心理学书籍。这与坐在木兮旁边的姐姐说法不谋而合:看书分两类,第一类是道的层面,能触及灵魂部分的形而上书籍;第二类是术的层面,能让自己的想法落地生根,比如《认知觉醒》这种方法论书籍。这也提醒到我了——我险些入了阅读的误区,想闭门造车只读《道德经》之类的书籍,然而想让高深的哲理内化于心,还是需要以积极心理学为认知工具,实践于现实生活中。

而主持人也是年龄不小,也在努力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她很害怕失控的感觉,就光是这次读书会没能完全按她的预期流程进行下去,她就会焦虑不安。好在书友们给予她劝慰与正反馈,让她慢慢能放下这种执念。她激励我的点是,可以做到终身学习,通过成人自考去精进学历,还有考研的想法。而我年纪轻轻,就读不下去硕士了。




有关发言的焦虑,是三个i人共有的。热情招呼我们的x先生完全看不出是i人,可见他有努力提升自己的交际能力。他事后还对我进行了鼓励,希望我以后多发言,甚是感激。美女姐姐行云流水般发表了自己对这本书的感想,却没想到她曾经也是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念ppt的社恐人。她说她读这本书的时候一直很兴奋,因为书中提到的很多方法她其实已经无意间践行了,从而得到了正反馈,然后她会关注其他她没做到的地方加以精进。其实她这种阅读法,就是书中提到的专注力保持法,那就是找到自己的情绪触发点,接着根据细节的关注点去继续深入了解内容。短发姐姐一直在努力摆脱"模糊"的状态,通过挖掘自己的潜意识,调动自己的元认知,让自己的生活逐渐明晰。

年纪最大的哥分享了自己的运动经历,体现了如何从舒适区边缘慢慢拓展到拉伸区。他曾是超重人士,先是通过快走慢慢减肥,直到后来开始跑半程马拉松,突破自我。但是疫情这段时间他又松懈下来,就像短发姐姐过年期间不再在社交场合发言一样,他们都感觉自己好像又打道回府,曾经的努力打了水漂。然而书友表示,本身成长就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应该记下来自己的进度条,这样回顾起来就意识到,噢,原来我曾经是有过很大的进步的。




全场最佳还是当属人类观察员bluer。他作为intj,是经常使用理智脑的,很难陷入大多数人的情绪困境。他的世界观就是调用数据库,面对负面情绪只是觉察,并追问根源。人与人的悲欢不相通呀,他倒是会努力学习其他人的共情模式。可能他对mbti研究比较深吧,通过我们的谈话就能看出来木兮姐是infj我是infp哈哈。可惜他的条理性发言我都记不清了呜呜,我遗失了这个读书会的大部分思想精华,不过只要能接触高层次高能量人群,我觉得就很值得了。

最后非常感谢哥哥姐姐对我的赞扬,我被贴上了"养生00后"的标签️。起因是我过于个人化的分享了自己的探索,一个是为什么会开始练太极,一个是抄经可以让我专注,可能只是因为年纪小些吧,大家就对我刮目相看了。然而事实上我也只是从这个学期开始定下心性,关键还是要坚持才能出成效呀!实话说,《认知觉醒》这本书我只看了前四章,日后如果我在养生探索中遇到了瓶颈,我会带着问题继续去读这本工具书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