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我生长在一个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优美动听的歌声不时在我心间回响!我也生长在偏远山区的一个小山村,那里不仅有我的父老乡亲,还有我欢乐的童年时光!小时候,夏天,沙滩是村里孩子们的游乐场。放映电影《少林寺》后,游乐场成了男孩们的演武场。刚开始,只有个别孩子能够做侧手翻,慢慢地一个夏天过去,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够侧手翻、前翻、后翻、前空翻,甚至还有几个孩子能够后空翻。什么“鲤鱼打挺,乌龙搅柱”也不在话下。春天,天空是孩子们的最爱!村里人穷,大人没钱给孩子买玩具,也无玩具可买!小孩子的玩具大多是自己动手。老家有正月十五为先人亮灯的习俗。大人扎灯笼,小孩子也不闲着——扎风筝。比谁的风筝飞得高、飞得远。风筝线断了,没关系,重新扎,三两天,飞上天。他们聪明吗?村里的孩子没有一个能够考上大学的,长大了不是务农,就是打工。小时候,每天在河边,在山间小路上,在学校周围树荫下,都有大哥哥、大姐姐在努力地学习。但是整个县每年仅有三四个幸运儿能够考上大学,而且基本上是大专。直到多年以后,终于被我弟弟刷新了村里没有大学生的纪录。我也走上了自考之路——专科、本科。机缘巧合之下转行在一所农村学校当上了教书匠。难道我们的孩子还要走一样的路?不......我需要做点什么...... 我一定要试一试!
《老子》曰:“无欲,以观其妙。有欲,以观其极。”“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法天象地道法自然理念、《黄帝内经》天人合一理念以及太极拳形神合一理念,触发了我对教育教学的思考——采取“先理念、后模式”的由内而外、由简入繁,先整体、后细节的教育教学探索、研究策略。
第一步,在开始教学研究之初,就直接从探索、弄清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目的入手进行研究。
第二步,对教育活动的目的、本质、内容、形式以及辅助资源等开展探索、研究,进行归因分析,找出具体问题、现象的本质。
第三步,对发现的问题、现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并提出、拟定理想化的解决方案(思路)。
第四步,石墨与金刚石的分子结构的启示:石墨与金刚石的分子结构是一样的,但是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却产生了天差地别的质的变化。因此,如果能够将现有的各种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法的优秀思想,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批判性地进行选择、提炼、组合,又会是什么样一种情景呢?因此,我依据理想化的假设解决方案,展开了对现有的各种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方法及模式采取借鉴、参考等研究过程,进行批判性、辩证性地转化、吸收,探索、寻求具体的、适合的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方法及措施。
第五步,将具体的解决方法及措施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进行实验检测,并收集、整理、分析、论证相应的反馈数据信息。
第六步,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教学实施反馈信息进行客观、合理地分析、论证,调整、重新制定教育教学解决方案及实施措施,不断实践、完善,最终形成了“1+1”教育教学理念及其教育教学模式——“1+1”教育共同体建设。
《“1+1”教学》以“知、行、思、情”教育教学四要素为基础确立学生的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思维方式目标及情感意志目标。并以此四个教育教学维度目标为教研、教学设计、课堂组织的依据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知、行、思、情”全面和谐发展。
确立学生为教育教学活动主体,紧紧围绕“知、行、思、情”教育教学四要素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对教师主辅制管理模式、学生单元组建设模式、教研模式、教学设计模式、课堂组织管理模式、家长培训模式、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模式、学校建设等全面、系统的思考、设计,形成涵盖幼儿教育到大学教育、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的“1+1”教育共同体的发展建设模式。
确立学科课程与主题活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观。积极创设、开发主题活动课程,以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培养社会生活实践活动的建设者、客观世界及主观世界的探索者。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部合作的发展史。无论是学生的“学”还是教师的“教”,都体现了合作这一主题思想。“1+1”教学一方面施行主辅制教师管理模式,充分调动教师集体智慧、合作共赢为教育教学服务;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单元组建设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及意识,为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学习创设条件、营造氛围,为参与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奠定基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在学习者与帮助者之间不断切换,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互帮互助、相互促进,教师在帮助、辅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触发灵感,实现自我发展,从而体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服务发展理念。
竞争与合作是事物发展永恒不变的主题。合作谋生存,竞争求发展。合作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竞争促进更好地合作。“1+1”教学一方面集集体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采用集体教研、主辅制教师管理模式等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另一方面,以导学案、单元组建设、主题活动课程建设等教育教学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健康成长。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积极支持。“1+1”教学积极组织家长培训、开展宏观课堂建设,开发家长、社会教育资源共同为培养社会生活实践活动的建设者、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探索者服务。
“1+1”教学一面抓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建设、积极开发社会教育资源、建立宏观教育共同体,一面积极投身于系统性的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建设,优化了教育资源,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形式,实现了对学生的学习资源、学习过程的科学管理,为实现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至此,《“1+1”教学》融《老子》法天象地道法自然理念、《黄帝内经》天人合一理念、太极拳形神合一理念、古今中外各种教育教学理念及教育教学模式于一炉,创“1+1”教育教学理念,立教以德——以校风:“常怀感恩之心为立德之本!”,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以校训:“正己修身尤不及,哪得余暇论人非?推己及人致良知,廊扩大公法天地。”作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以学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书山学海鉴古今,一以贯之知与行。”作为树立个人终身学习的治学风格,建“1+1”教育共同体。
鉴于本人能力、境界的局限,对各种理念及教育教学方法的理解、表述仍有不足,乞望各位同仁多多指正!谢谢!
止 一
2021年12月25日于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