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爱看书的朵拉
很烧脑的一部书,前后跨越了一周才啃完。书中观点结论推理的过程各种逻辑,辩证分析,统计数据,概率,太烧脑了。又花了三天做了这份读书笔记,这是一本值得啃的好书,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这内容读起来实在太晦涩了,笔记做的过程中一直想放弃,总算坚持下来,也算挑战自我成功。本书里面的很多观点让我对大脑的思维方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相信对潜意识自我认知的影响是巨大的。
上干货:
第一部分 系统1,系统2
大脑存在两套系统:
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
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例如复杂的运算。系统2的运行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
系统1无法关闭,时刻运行,系统2通常处于待机,2系统1遇到麻烦,系统2会出面解决。
瞳孔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灵敏指示器。瞳孔的大小会随着你的努力程度,感兴趣程度,费力程度而放大。是衡量与思维活动形影不离的生理刺激标尺。可以借此了解大脑运行状况。
与行动相关活动模式会随着熟练程度的加强而变化,一些大脑区域将不再参与。高智商的人需要较少的努力可以解决同样问题。
系统2也有自然速度,悠闲散步是最佳思考时间。大多数人保持连贯的思维或积极思考都需要自我控制力。
最省力法则,不断转化任务和提高大脑运转速度从本质上说是不会让人感到快乐,人们总是尽可能去避开这些情况。
心流的状态可以让大脑毫不费力的集中注意力,让人忘却时间和自身问题,多尝试能获得心流的活动是提高幸福感的方式之一。
人若既有认识任务又同时受到诱惑,就容易屈从诱惑。
认知负担,酒精,睡眠不足都会减弱自我控制力。控制思想和行为是系统2任务之一。
自我损耗的影响能通过注射葡萄糖得到缓解。
疲劳和饥饿都可能影响人的决定。
不要满足貌似正确的答案,选择放慢速度验证直觉答案,避免思维上的懒惰。
在4岁时表现出更强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在智力测试中得到更高分数。儿童控制其注意力的能力和控制其情感的能力之间有紧密联系。
系统1是冲动,凭直觉的;而系统2则具备推理能力,她很谨慎,但对一些人来言,这个系统也是懒惰的。有些人倾向于系统2,而有些人更接近系统1。
避免思维惰性
联想机制一个最基本的结构特点它只能回忆起被激活的观点。系统1善于提取当前激活的想法来构建最可信的故事情节。衡量成功的方法是看所创造的情境是否连贯。
在证据不足下不要过早下结论。
常见的动作会影响到我们的想法和感觉。脑海里有钱概念的人更独立,也更自私。钱会滋生个人主义。
在一个专制的国家中,到处挂着领袖的肖像不仅能向你传达“老大哥正看着你”的感觉,还会使你逐渐丧失自主的思想和独立的行为能力。
启动效应研究显示,使人牢记“人终将一死”这一说法能让独裁的主张更得人心,因为人在恐惧死亡的情况下,独裁的主张让人心安。
主观体验来自系统2,启动效应来自系统1,效应发生时,自己意识不到。例如诚实盒上贴一幅眼睛的图片。
你的直觉有可能只是错觉。
熟悉了就喜欢,这是一种曝光效应
常态理论,因果关系,逻辑连贯需求。
光环效应,群体智慧,平均值接近精确
框架效应:同一信息的不同表达方式激发不同情感。存活率90%比死亡率10%更让人安心。
比率忽略。思维的发散性让我们做出直觉性判断。
目标问题就是你想要作出的评估。启发式问题就是绕开原来的问题去回答更简单的问题
不要过早下结论,充分调用系统2来验证系统1的结论。
第二部分 启发法与偏见
大样本比小样本更精确,小样本比大样本产生的极端结果的概率更大,小样本出错的风险高达50%.--养成质疑样本的习惯。
对随机事件做出因果解释必然是错的,因为本质上只是巧合而已
锚定效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对锚定值的调整往往是不值的。暗示也是一种锚定。限量供应,讨价还价的,先发锚定优势。
如何抵制谈判中的锚定,激活系统2,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方能接受的最低值或无法接受的费用上。
可得性启发:实例呈现在脑中的轻松程度来判断概率的过程。一个大事件会暂时提高此类事件的可得性,例如飞机失事。人们有时依照提取的内容而不是提取的轻松度来做出判定
情绪启发,效用层叠-次要的事件经过媒体报道引起公众恐慌和大规模的政府行动
典型性和基础比率,根据典型性预测是下意识的行为。
少即是多的逻辑悖论,对于贵重的物品附加一个低价值的礼品后,产品就没那么吸引人了。
直觉往往会打败逻辑。因果关系比统计学信息更有说服力,人们经常关注因果关系而忽略基础比率。所有表现都会回归平均值。第二次表现与第一次表现无因果关系
第三部分 过度自信与决策错误
我们对过去的了解比我们自认为的要少。人类大脑的常规局限,使它没有足够的能力去重构过去的知识结构和信念,一旦建立新的世界观,立刻失去很大部分的回忆能力,无法想起以前的观点的想法。
后见之明。光环效应大于因果效应。未来是不可预测。投资股票的技能错觉。主管自信和专业文化为认知错觉提供了土壤。专家预测的精准度比不上扔飞镖的猴子。
用公式运算来避免直觉错误。环境有规律可行,直觉才可相信。事前验尸,客服乐观偏见
第四部分 选择与风险
对收益甘冒风险,对损失保持谨慎。有一种例外就面临选择比较糟糕会孤注一掷,导致可控制的失误变灾难。
在收益状态下更倾向规避损失,在亏损状态下更倾向于承担风险。
损失厌恶,一定量的损失比一定量的所得影响更大
人们不愿意割舍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禀赋效应:当一个人拥有某件物品,他对这个物品价值的评价要给未拥有前要高。
与可以得到的其他东西相比,这个东西是我真的特别想要的吗?-避免禀赋效应的问题
在贫困情境中做决策,穷人总是处于损失中,只要花钱就觉的赔了,在不同的损失中做选择。
公平性-经纪交易的参照点
在讨价还价中,双方交换信息都是为了找到一个参照点,给多方提供一个锚定。
我们往往看重轻风险,花比预期价值更多的钱,将其排除掉。过于看重很小的概率,使得风险和保险政策更具诱惑力。
可能性和决策权重的关系模型:
被过分关注的罕见事件,画面感越强,决策权重越大,心理账户影响决策,因为害怕将来后悔而做出不理性的决策
联合评估可引发逆转,放大框架评估
第五部分 两个自我
记忆会自我夸大痛苦体验,记忆没那么可靠
比起整个人生,我们更在意人生的结局
系统1,过程忽视,峰终定律和系统2的判定规则不一定想吻合。
自我定位奋斗量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