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一则广告文案,读一篇文章,看一本书,不再是单纯地看就完事,而是逐步思考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写,书中的观点是否都正确,光有理论没有实践是不是空谈。
双十一,各大商家推出了自己的创意文案,每到这个时候,有一些专门分享文案创意的公众号会转发传播。
其中有一个账号发布了一篇罗永浩为网易严选拍的广告,我看完之后随手写下了一句:“罗永浩拍的网易严选的广告,就是把创作的思路拍出来呈现在大众面前,这就是一种创意。往常大家看到的广告,是经过创意策划,文案撰写,后期制作等一系列的流程,呈现在大众面前的成品,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罗永浩想策划的整个过程,反其道而行之何尝不是一种套路。”
想起了四年前,自己刚开始写文案的时候,什么都不懂。总监让我为一款健身车写文案,具体写的什么内容我忘记了,只记得总监看完后让我转岗做舆情监测。
当时我还不知道舆情监测是什么,就知道每天从各大网站搜集一些公司的负面消息,进行维护,后来才知道我做的工作其实就是水军。
不过总监也没有放弃我,每天让我想一个主题,写一篇文章发给她,然后她一字一句地帮我修改,并在每个段落之间提炼出小标题,写一段总结性的话,让我根据这段话搜集素材进行填充。其中有一种超级简单的优化文章,现在半个小时就能写一篇,当时我练习一个月,总监从取标题,列框架,到写内容,一段一段教我,现在想起来对她仍心中感激。
除之之外,总监还让我每天至少阅读十篇不同领域的文章,并挑出一篇写下读后感分享到朋友圈,如果有一天不分享,她就会发消息问我今天学习了吗?
那段时间,我对总监又敬又怕。敬的是她对我严格要求,怕的是她总批评我。
因为当总监问我今天看了哪些文章,这些文章讲的是什么,我张口结舌地答不上来。其实我能够读进去已经很不错了,更别说分析文章背后的逻辑了。
一晃三四年过去,我也换了工作,再没有一个人像总监那样督促我阅读写作了。不过我已经养成了每天阅读的习惯,并学会了边读边思考边记录的作风。
原来成长是一个过程,很多事情,只要坚持去做,自然会水到渠成。
就像我写这篇文章,之前想过写书评、影评、暖心故事、热点话题等,策划很多主题,定了很多标题,写了无数个开头,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此时,我不再刻意强迫自己写某一领域的文章,而是遇到某一件事,想到某一个点,随时拿起笔去记录心中的想法。我悟出一个道理,很多事情不用太刻意,想到之后就去执行,动笔去写,先把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记录出来,后期再编辑整理。
跑步也是。之前天天说跑三公里,却一直不迈开步子,最终也只是喊口号。十月初,我定了一个21天习惯养成记,在朋友圈里每天打卡,一个月后,若一天不跑步,睡觉都不踏实。
每次跑步的时候,我也有惰性。刚跑一公里,喘气了,想停下来,心里却告诉自己,再坚持一公里,等我跑完两公里,心想着还有一公里就胜利了,我想象着跑完之后酣畅淋漓的感觉,拖着疲惫的身躯,又跑了一公里。就这样,我跑完了三公里,虽然累得气喘吁吁,但是脸上洋溢的笑容不会出卖自己。
原来快乐竟是如此简单。不过相比于跑步,我觉得更难坚持的是读书和写文章。
我告诉自己每天读一小时书,写一千字的文章,目前实施起来有点困难。
因为人的注意力真的很容易分散。毕竟我们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与世隔绝。我们需要跟人打交道,跟人打交道,就会遇到一些事。有时候想要在晚上读书写作,可能就会被一些事中途打断。
比如前文提到的21天习惯养成计划,我计划着每天晚上写一篇文章发到公众号上,当我文章写到一半时,有个朋友在工作上遇到一些烦心事,打电话找我倾诉,当时我俩聊了一个多小时,挂完电话晚上十点了,第二天早上还要上班,我一想到熬夜伤身体,眼角容易长细纹,告诉自己写文章又不发表,明天写也不迟。
一夜后,再写文章,发现昨天写的内容太烂,重新想个主题再写。这时,又出现一些小事,打乱思路,一个晚上又过完了。如此反反复复,一篇文章总是写不完,读书也是。
上学的时候,有个同学说:你天天读书,毕业了就不会这样了。我理直气壮地答道,无论何时我都会每天坚持读书。事实证明我的话说早了。
工作后想读书心有余而力不足。每天乱七八糟的琐事向你袭来,回到家后只想倒头便睡,哪有空闲时间读书?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前三年,根本就没有时间读书。越长大越觉得读书是一件奢侈的事,各种碎片化的信息冲刺着我们,尤其是新媒体时代,短视频,大数据、算法推荐,每天我们会被动接收很多条消息,占据了我们大量的时间。
有的时候刚打开手机,手机振动了,回了一条消息,又想翻翻公众号,刷刷朋友圈,就这样注意力分散了。现在,我强迫自己过滤一些信息,有选择地去阅读,不是每篇文章都值得去看,也不是每本书都适合读。有些鸡汤文,成功学,不读也罢。
中华上下五千年,好书汗牛充栋,我们一生时间有限,要学会取舍,找到适合自己的事情,坚持做下去。开始了就不要停,也许中途会有质疑声,甚至会有一些冷嘲热讽,那都没有关系。只要不忘来时的路,铭记自己将去何方,剩下交给坚持就好。
现在,我每天早上写作,晚上跑步,睡前读书,工作与生活互不冲突。原来成长是一个过程,只要坚持,终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