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日子读完了《一个人的朝圣》,心中十分不舍那结局,于是打开了该书的第二部《一个人的朝圣·奎妮的情歌》。一口气读完,决定还是光谈谈第一部带给我的感受吧。
这是一个十分温暖感人的故事,与其说是“朝圣”,不如说是哈罗德对自己,对家庭的一次救赎。
哈罗德为什么就突然决定要走路去看望奎妮呢?这可是纵跨整个英格兰呐!我想他的初衷并非是要救奎妮,而是逃避目前压抑无望的生活,去重新找寻自己,也重新认识生活。而加油站女孩关于“信仰”的一番话,是这个故事开始的一个导火索,也是哈罗德坚持走下去的动力。
书中,哈罗德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他从不相信什么,他只相信自己;他也从不去教堂。但是此刻,他却为“信仰”而走!哈罗德相信自己的行走可以挽留住奎妮,也可以找回所丢失的种种美好。对于身处绝望与痛苦挣扎的人来说,拥有并坚持“信仰”是一种能够改变绝望,拯救自己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
我懂那种感受。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恰逢姑父病重住院,情况很不好。看着躺在病床上瘦得已经变形了的姑父,我第一次感到一种绝望。早春的窗外布满阳光,而窗内那凝滞的空气却叫我冷得发抖。深深的无力感将我吞噬。那时我就在想,现在如果有人对我说,我怎样怎样做可以让姑父好受一点,那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飞奔着去做。我不会管那样做靠不靠谱,应不应该,我都要去做。这样至少在绝望时刻我的内心是相信着的啊,有希望就比什么都重要。
我想到了小时候的自己:有一段时间,睡觉之前我总是要对着“老天”磕头,扳着手指数几十下,然后才安心地睡去。我忘了自己是为什么,但总觉得这样“行完礼”以后我才睡得踏实。现在长大了,有时遇到困难也会双手合十地祈祷一下,祈祷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我是不信什么的,只是一种单纯的希望和笃实,我希望通过我的诚心可以换来点什么。
所以,哈罗德也是一样的吧!他希望通过独自走路,和自己对话,来找寻那个在十几岁时就丢掉的自己,来重获爱情,亲情与友情的温存---他这才发现原来他们对他是如此重要啊:莫琳,戴维,还有奎妮。
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读这个故事,就像哈罗德一个人走路那样,有时我觉得我能感受到他那份深深的孤独。
哈罗德的童年,甚至他的一生都是痛苦的(这里又想到一个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戴维又何尝不是如此。)好在,他在晚年找回了自己,找回了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快乐。
哈罗德在“朝圣之路”上收获了什么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他学会了怎样去表达。学会表达对莫琳深深的迷恋与思念,学会表达对队伍中曾经出现的年轻人(戴维)的关爱与呵护,学会表达对凯特(奎妮)的友好与祝福以及对于小狗离开(戴维的离开)的内心释然。除此之外,哈罗德还学会了给予与接受。给予与接受都是一份馈赠,我们既需要谦逊,也需要勇气。这一点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还是挺难的。我难以抵挡接受他人馈赠的负罪感,所以我常常不快乐。我总是把自己包裹起来,以至于把别人也想得狭隘了。
以上这些都是通过独处得以实现的。“他发现当一个人与熟悉的生活疏离,成为一个过客,陌生的事物都会被赋予新的意义。明白了这一点,保持真我,诚实地做一个哈罗德而不是扮演其他任何人,就变得更加重要。”
反观自我,城市的浮华与喧嚣催生着人们愈发膨胀的欲望,容易让人失去焦点,迷失自我。我相信很多人都可以在这个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尤其是在那些中途的参与者当中。一个人没事的时候多和自己对话是对的,保持自省与适当的独处,能够让我们头脑中的自我更加清楚,真实。
这场87天的独白,不只是一个人的朝圣之旅,它更是莫琳和奎妮的朝圣之旅。哈罗德最终没能挽留住奎妮,也没能挽回戴维,但他的这一路走来,带给无数人以希望和信仰,憧憬与力量,这就是哈罗德一个人朝圣所具有的迷人光芒。
信仰这个东西,总是那么遥远而伟大。人人都希望拥有信仰而活,但很多人却在步履匆匆中丢失不见了。就是这样。
最后,我很开心的是哈罗德和莫琳重归于好了。你们说,让哈罗德和莫琳两人笑得肚子都痛的那句话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