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赏是,你先在自己的心中酝酿对孩子的欣赏感赏跟欣赏的区别,是欣赏是看到符合你一向以来的审美观对错的观念,你才会觉得他不错,这个就是欣赏。
感赏是我愿意去发现你身上的亮点,即便有可能一开始我都不认为那些是亮点的,我现在试着去发现你身上的亮点,即便以前我可能觉得那个不是一个优点的,我现在也尝试看看能不能把它看成是一个优点。
所以带着一双发现亮点的眼睛,主动去发掘对方身上的优点和亮点,这就是感赏。
感赏是你自己内心的活动,孩子不知道你也没有给他知道,这个是能量层面的,一个用功别人看不到的只有你自己知道。
如果你本身就没觉得他也没有那么好,甚至是你觉得他还不够好,你只是出于让他做得更好而表扬这个就不是真正的表扬,而是操纵性的表扬。
这段时间我的心态有些急。重读这一段又有了新的感触。我在对孩子的优点和亮点的发掘方面比较的片面和单一,还处在单纯的发现,而没有做到把亮点扩散开,从内心去感赏,去憧憬未来的美好,达到把这些亮点真正的用来沉淀变成自己的功力,用它来调节自己的状态,让自己一直处在对的状态。
比如说孩子这次英语活动找同学协调携带搅拌机的事情。
首先孩子已经说他已经协调好了,那我就应该尊重他的意见,不应该私下去找同学的家长再次强调携带搅拌机这个事情。这个就属于自己急躁,越过孩子直接到下游去解决问题。不信任孩子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受到了孩子的批评和责怪。典型的越级跳频,操之过急。
我应该相信孩子有这方面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要想,他能够自己去处理这些问题,那么他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以后他再遇到这样问题的时候,相信他也能够处理的更好。如果这个事情没处理好,那么责任也在他自己,他以后就会总结得到更多的提升。接纳现实,不抗拒,分清责任与界限。
从感赏的角度来说,那么我应该可以憧憬到,孩子这一次能够把这个问题处理下来,那么他以后也能够更好的处理其他的问题。结果无论成败,我的内心应该感到喜悦。我是对的状态,那么才能给他对的回应。
而我出于担忧恐惧 ,想帮助他协调人际关系,这个就是越级插手,自己的状态首先就不对。
第二,孩子虽然不参加活动,但是他还是把食材带到学校。
我表扬孩子说有责任心,识大体,顾大局。从内心来说,我就希望孩子能够通过我的表扬来提升他的内在自我价值感,对自己充满自信。
但是这个表扬其实就内含了我的目的性,我只是出于想让他做得更好,而表扬,不是真正的表扬,而是属于带目的的操纵性的表扬。
感赏应该是自己内心的活动,孩子不知道,你也没有给他知道,但是这这种功力最后会成为一个正能量传递给孩子。比如:一个充满爱和赞赏的眼神和微笑。
所以感赏和表扬还需要经常用功 ,时刻沉淀。学习要温故而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