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无数次的上过早晨5点半的闹钟,结果通常是清醒10分钟后继续昏睡。也曾在运营学院跟风和大家进行早睡早起小打卡,坚持了两天发现,我既完不成早睡,也完不成早起。早睡早起--于他而言像刷牙洗脸一样的惯常操作,于我何其难也。于是,我开始追根溯源找到影响因素。
1.身体差异。曾放言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异不是智商情商不是认知思维,而是身体。虽然这话说的很武断,但不得不说,个体素质差异是我们不能忽略的,就像有的人干吃不胖,有的人有长寿基因,有的人就是觉少,这些你气不气?
2.周遭环境和习惯养成。与谁在一起将很大程度决定了你的生活习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是没道理的。比如你生活在一个作息良好的家庭,那么恭喜你,你将从小在早睡早起这件事上受益,再比如你的大学室友们非常自律,潜移默化地你也不会放纵自己拉晚熬通宵打游戏,四年下来习惯就养成了。
3.目标导向。人的思想将决定行为,如果有了明确的目标或特别想干成的事,那么早睡早起将不再困难,这恰好印证了我刚看到一篇文章里的观点,你不应该把早睡早起当成你的目标,而是早睡早起后你要做的那件事。因为目标的内驱力将促使你早睡早起,你会盼望着起床后,做起事来的带劲和做成事后的满足,或许是一顿色香味俱全的早餐,或许是无人的街道、安静的晨跑环境,也可能是你的短期或长期的愿景。
当然,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年人,我不会把上述三条当做自己不规律生活的借口,虽然1比较不可控,但《睡眠革命》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睡眠总量本就不同,只要保证1.5小时倍数的睡眠周期,就能达到同样的睡眠效果,比起睡的多睡的少,睡的好才是关键。所以别再跟自己说,你就是觉多,你就是起不来这种消极丧气的话了。既然1都能克服,2和3就更怪不得别人了,尤其是3,我们常说叫醒自己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之所以之前起不来,真的和毅力没啥太大关系,更多的是,有没有想实现的事。如果早晨要赶飞机或参加重要面试,我相信任何爱赖床的人都会一个鲤鱼打挺爬起来的。那么自己的梦想呢,无论是长期一天5公里跑还是每日晨读5页书,无论这个梦想多么不起眼,想要实现它,先干起来再说。
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我的某个媒体运营会长朋友,前几年也是著名的懒怂拖,大学时期过着典型的混吃等死大学生活,每天的觉特别多,晚上熬夜早晨不起,中午还得补两个小觉。上班以后随着接触牛人、看书等方式让自我成长,每年制定计划,实现几个小目标,一两个大目标。现在的她,每天做10件事是标配,做20件事也毫不夸张,早晨4点半起床打开腾讯会议早起自习室,拉着小伙伴们读书打卡早自习,自己运营4个社群,2个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周末加入各种各样活动,每天不仅保证作息,11点半入睡前还做一套平板支撑。以上这些,还不算她的本职工作,实际上她还是一家著名地产公司的运营。我们都叫她铁人,可她自己却乐在其中。她经常说的话是,我有太多事想干,巴不得自己睡的再少点。
第二个,管理组范琳琳同学,早起800多天,简书日更700多篇,日均5公里两年,跑量接近3000公里,并且是个美丽全能的职场宝妈。我还不清楚她的目标是什么,但,或许坚持这件事就足够成为目标了。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都是从业余时间拉开的,如果你已经有了目标,那么早睡早起就不再是原因,而成为了你的结果。如果你恰好还没有目标,那就让早睡早起成为你实现别的目标前,自己坚定的理由吧。
早睡早起这件很大很大的小事,又是很小很小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