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了这么久你有没有被别人讨厌过?甚至也特别讨厌自己?觉得自己的身材没有人鱼、马甲线、没有超强的记忆力、没有一张会说的嘴等等 ?
记得刚工作的那两年 ,因为分配到比较偏远的地方上班 ,跟家里的朋友就联系少了很多,最主要的精力都花费在处理工作上和如何在偏远的地区可以不那么孤单的问题上了。
有次同学聚会 ,被一个喝的微醺的朋友说落了好一通 。说我没良心 ,工作了就不怎么和朋友来往了 、说我不关心他 等等总之一句话:“你怎么这么另人讨厌!!”
这是酒后吐真言啊 ,平日联系的时候从来都是开心的 ,从未说过我的不是 。那一刻对于我所建立起来的对于友谊的认定崩塌了 !我哭的好伤心 ,感觉什么东西在心里死了一样 。
那个时候我对于自己在他人心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特别的纠结!感觉做什么都小心翼翼 ,对于他人所说的话也是琢磨来琢磨去 ,不知道人家话里话外是不是不满我的行为和言论 。
如履薄冰可能就是那段时间了 ,现在回想有一种卑微感 ,似乎我做了什么对不起世界的事情,被宣判“监禁”一样 ,也似乎被很多眼睛盯着 。
读完《被讨厌的勇气》来回看自己那段“黑历史”我才发现 ,我把自己活在他人的眼中 ,活在别人的期待和评语中 ,已经完全失去了自己该有的生活 。
我们每个人其实只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用对社会做贡献来链接社会就可以了 。每个人的人生价值并不是他人的评定 ,而是来自于我们能给社会所带来的贡献所体现的 。你的贡献的越多你在社会中的价值就越大 。
有些人 ,认为自己只要去赚更多的钱就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钱是越来越多了 ,但却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价值感也进入了盲区 。我们也就会看到很多有钱人挥霍、胡来的报道了 。
而有些公益人士 ,一辈子有很多钱但都作为善款捐赠出来 ,自己活的很简朴 。甚至有的把衣服打了一层补丁又一层补丁 ,看着都觉得不可思议甚至不理解 。但其实他为我们这个社会做了贡献 ,这一辈子都在做真正有价值的事情 ,而穿什么样的衣服 ,对外外人如何评价他们都已毫无意义 。
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负责 ,当然也要有面对的勇气 。就像我的“黑历史” ,他人的一句“讨厌我”就轻易的把我打倒 。让我缓了好几个月才稍微好些 ,但心里仍有余悸。因为我仍然感觉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
我甚至都没敢去跟别人谈论这件事 ,还是好长 时间之后有另一个朋友跟我说 ,那个说为的人 ,只要一喝多了就是到处 说落人,说的都很难听 ,我并不是第一个 。
看吧 ,因为自己没有面对的勇气连最初减少痛苦的机会也就这样错过了 。还有就是我们不是为任何一个人而活的 ,我们的价值是看自己对社会的贡献所体现的 。他人对于自己的评价本就不应该去纠结 ,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打造自身成长上面才是最优的方案 。
人际关系确实是我们一辈子都要面对的 ,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即使知道如何正确的去做 ,可能也需要不断地去受挫和打击之后才能慢慢的体会期间的道理 。因为这些都是正常的过程 ,谁都希望自己是好的 、被人理解和喜欢的 。这也跟我们从小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转变是需要过程的 。
就像我自己在读《被讨厌的勇气》的过程很像 。
去年有读过这本书,当时读的时候读的很快 ,感觉讲求的道理很对 ,我们要看自己手里什么牌 ,而不是埋怨现有的牌 。仅此而已 ,尽管二刷再次翻看这本书的时候真的就和没读过差不多 。
对话式的文章 ,读起来还有点不习惯 ,因为智者和年轻人有着鲜明的对比 ,一个沉稳 、一个急躁 ,一遇到不同的观点就开始暴躁 ;一遇到自己没有听过或者直觉认为不多的地方就极力的反驳智者 ,与智者相比显的是那么的愚蠢 ,我读的时候有时候会跳过青年的部分 。
可认真阅读下来 ,我的观点也发生了变化 ,其实我讨厌的那个年轻人不就是我自己吗 因为我不喜欢青年对观点的反应而排斥看他的言论 ,如果青年的话语那么的无用 ,怎么可能出现在作者的作品当中呢?
事实也非常的清楚 ,青年人的每一博弈其实都代表 了很多对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不解和迷惑之处 ,其实这是一个人对新知的理解的一个很好的过程 。在不断地发问中寻求自已的答案 ,也是辨证论题真伪很好的途径 。这也是学习态度 。
反过来看自己呢?为什么很多东西学习的并不精准 ,其实就是缺少这样的精神 ,总是以为自己懂了 ,而衡量自己是否真的懂了的标准就是 ,你能否可以给身边的人讲出来你看懂的观点并举出事例解释呢 输出是一个很好的检验方式 。
以后看书 ,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写下来标记,并在看完书之后看看自己能否回答这些问题 ,合上书 ,要写出自己看书获得的感知和知识点 ,看自己能记住多少 ,又有多少知识点是可以改变自己的 。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让我收获更多得就是要学会课题分离 ,还有不要拿过去所发生事情的负面情绪来影响自己 。也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当下 。
阿德勒说我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在于青年的解答中也给青年提到“如果全世界只有你自己”这句话 。哲人是用来告诉青年人 ,一切烦恼来源于人际关系 。但让我想到一个有趣的小游戏 ,这个游戏比“假如你还有三天生命 ,你要做什么?”这样的问题好玩一些。
“假如突然之间 ,这个世界只有你一个人 ,那么对于你来说 ,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写在纸上 ,你会发现 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那些看似重要的东西如金钱、地位、物质追求 ,实际上对于健康、家庭、爱好这些要脆弱很多 。
这样的小游戏可以探究自己内心深处最想要的东西 ,等下次再做出选择的时候也无需太过纠结 ,随心就好 。
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宰 ,任何时候你都可以做出选择 ,二战期间的纳粹集中营里 ,有这样一对夫妇将被执行死刑 ,面对德国刽子手 ,临刑之时 :“孩子 ,我们选择原谅 ,因为我们相信其实你病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些什么 。”临死前的原谅 ,这真的非常的伟大 。
将死之人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原谅那些被蒙蔽双眼的人 ,也是对自己将死命运的释然 。那换做我们呢?是不是遇到一点点的事情的时候 ,就会火冒三丈、大喊大叫的去释放自己的愤怒 ,好像不这么做就体现不出的存在一样 。其实也是为了逃避解决和选择而用这样的烟雾弹来欺骗所有人包括自己 。
愤怒是一个可放可收的“武器” ,你面对不在乎的人可以随时发怒 ,但面对需要仰视的人就会把愤怒关进牢笼 ,永世不得出来 。说明你只是用愤怒来宣扬自己的主权罢了 没有其他的用处 。
阿德勒的心理学观点 ,值得我们反复都得去琢磨 ,就像《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一样 ,值得我们反复的去读、去看、去体会 。能够让这样的理论完全的融入自己更多的也是要去运用和输出 ,一点点的进步换来终身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