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外甥带着他2岁的宝宝到我家来玩,小家伙长得萌萌哒,可爱极了。但她跟我还不太熟悉,有点认生,总粘着她爸爸。外甥有点事要跟我说,就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机,塞给小宝贝。
我还在纳闷时,只见小宝贝娴熟地点击视频,小指头灵活地滑上滑下,俨然是一个玩手机的老手。我惊奇地问外甥,小宝贝这是什么时候学会的玩手机?外甥笑着告诉我,差不多一岁多一点,有段时间她妈妈给她喂饭,她不乖,总喜欢走来走去,她妈妈为了让她能安静地吃饭,就让她一边看手机,一边吃饭。后来,只要有手机,她就能安静下来。
听完外甥的话,我认真地跟外甥说:“你要想你女儿以后不沉迷于电子产品,现在你们最好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要不,以后孩子玩手机上瘾,想要纠正过来,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哦。”
外甥说:“我以为她还小,等上了幼儿园就没有那么多时间玩手机了。”我说:“不是这样的。小学、初中、高中的孩子,他们的学习任务多重,但是还是有很多孩子沉迷手机,在游戏的世界里难以自拔。”
外甥听完,赶紧从孩子手里拿回手机,然后带她到房间转悠去了。
在《时间的格局》一书中,亲子教育专家黄静洁指出: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其本质是孩子在现实的世界里没有找到更有乐趣、更有意义的事情去做。
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件事情能超过电子产品对他的吸引力,孩子自然就不会沉迷于此了。
为了预防孩子沉迷电子产品,黄静洁按照孩子的发展把养育任务分成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7岁之前。
在这个阶段,家长要高质量地陪伴孩子,建立孩子的兴趣矩阵。
有些年轻的父母,为了偷懒,给孩子一个“电视保姆”“手机保姆”,甚至还有些家长带着孩子打麻将、玩游戏。殊不知这样做,容易造成孩子情感上的疏离,还为“网瘾”埋下了隐患。
家长要用优质的家庭活动,来丰富孩子的生活,让亲子时光多姿多彩。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尽一切可能推迟孩子的“触电”年龄。
第二阶段:7岁-11岁。
这个阶段的任务,是继续深挖孩子的兴趣,拓展业余爱好的同时,提升孩子的自控力和判断力。
这个时候,孩子已经上了小学,他们的大脑在迅速发育,已经可以听懂道理。孩子不可避免会接触手机等电子产品。这个时候,就要规定他们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频率、内容等。
家长还要创造机会让孩子学习自主管理时间,平衡学习和兴趣爱好。提升孩子的判断力,让孩子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当这些准备工作做好以后,孩子满了11岁,青春期来临,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就不会那么容易沉迷电子产品了。
有些家长不知道怎么丰富孩子的生活。在《时间的格局》里,黄静洁还贴心地附上了一份7岁之前儿童的家庭活动清单,家长们可以参考一下。
参与实践类:
学会做4件家务
学会浇花
学会给三种小动物喂食
学会看所在城市的地图
自然教育和科学探索类:
走过一次夜路
从望远镜中看过星空,并认识星空
认识几种树叶
知道什么植物能吃,什么植物不能吃
阅读和讨论类:
去过书店和博物馆
曾经与大人讨论过生命起源
体验过自己的重要性(被他人评价)
音乐及互动游戏类:
会变1到2个小魔术
会唱三首歌,包括一首外语歌
曾用一个乐器演奏过一个作品
所以,为了减少孩子染上网瘾的机会,抵御电子产品的吸引力,家长一定要高质量的陪伴孩子,让孩子的生活丰富多彩,尽可能延后孩子“触电”的时间。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自我控制力,增强内心的目标感。这样,孩子进入青春期,沉迷电子产品的概率就会低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