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论语·雍也》
孔子说:“实际的物质胜过华丽的文采则会显得粗野,华丽的文采胜过实际的物质就会显得浮夸。文采和实质两者兼备相互衬托,这样才算是君子。”
通俗一点,就是能不能说的和做的一样漂亮,做的漂亮不会说就是粗野,说的漂亮不会做就是浮夸,只有做到说到,或者说到做到那就是君子了。就像很多人自己做事情会的,但是让他写总结就不会了,分享自己胜利的原因可能还真不知道了,更不用说失败的经验了,所以就是比较野,没有提取经验、方法论及文化,那就像一个暴发户,不知道怎么赚钱的,不改进的话也就要开始走下坡路了。有的人呢,说起来一套一套的,但是做起来就没结果,没行动,那就是浮夸。永远也上不去,上去了也接不住,因为太虚了,没有干货。所以不管是说到做到,还是做到说到,都可以,但必须保持一致性。
比如以前我们坐下来大家一起说话的时候,有人总会说家里的东西好吃,但是不给大家拿来吃,有人总是在吹捧自己过去的好,但是就是没人见过,其实这些都是浮夸,是文胜质。反过来,有人总是拿着好东西分享,过去做了不少好事情大家都知道,但是却不知道应该怎么表达,也不知道其中的意义,这就是质胜文。其实可以理解为知行合一,知和行不能分开。
最近我们公司几位经理在为所有的员工在早会上分享经验,PPT的质量也好,文字的内容也好,实战的经验也好,都是从多维度来进行诠释自己的经验。我就觉得一个观点,让大家都喜欢听而且听得懂才是一个讲师最好的水平,也就是毛主席常说的,用老百姓都听得懂的话来分享交流,传授经验,哪怕你读的是《易经》,哪怕你是上市公司老总,国家领导人,也应该要把原来的知识点翻译成大家都能听得懂的话来对话。而且关键是要在分享的时候需要结合文化与实践,如何用文化在业绩上产生的结果,业绩的高度如何理解成文化的深度,在人生的路上才能带来的真正宝贵经验与价值。所以一个企业的文化和业绩就是文和质,只有都有了才能说是一家文质彬彬的企业,我们都是真君子,真圣人。
在《资质通鉴》中这么讲一个人:“德才兼亡谓之愚人,才胜德谓之小人,德胜才谓之君子,德才全尽谓之圣人也。”一个人的才能是品德发挥价值的资源,一个人的品德是才能的领袖。多半出事情都是因为才胜德,就是质胜文,钱比思想多,武装力量强过了文化,就是业绩很好但是文化没有,通俗的说就像是才能超过了品德,德载不了物了,那不就是要翻船了吗?在做人上有德没才不会死,在做企业上有文化没业绩就会完蛋,所以做企业比做人更难。没业绩有文化,寸步难行;有业绩没文化,强而败之,有业绩有文化,文质彬彬然后百年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