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学校送给老师们每人一本张祖庆老师的《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初读本书便被书中一个个平凡的小故事所吸引。书中语言更是轻松诙谐,金句不断,整体阅读体验感极佳,我一口气便读完了。
书中,张老师不仅解决语文工作中的一些困惑,也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让我们成长有迹可循。他指出:一个骨干教师要想成为卓越教师,我想有这样三个关键词。第一,方向。第二,能量。第三,专注。如果方向错了,一个老师再优秀都无法抵达远方。
其次,板块一的名字就非常抓人眼——“那些与课纠缠不休的岁月”。
听课、仿课、磨课、换课、评课、辩课这些都与我们老师日常工作紧密相关。
常言道:“好课是磨出来的”。每每听到这句话,内心中总有一种想法在萌动,可是却说不上来,直到看到张祖庆老师在“我的磨课史”中提到:“把太多时间花在打磨一节课上,失去的,不仅仅是读书的时间,常常湮没了自己的教学个性。刚入职的新老师,多花时间磨自己的课,走向成熟的老师,要多花时间磨自己这个人。”
感觉这些文字一下子就走到了我的心里,道出了我的感受。磨课固然重要,但是在没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储备之前,过多磨课的实效性并不大。所以我觉得磨课,更重要的在于自我磨练。闲暇之余多看看教学的专业书籍。不断打磨自己的教育思想,磨练自己的教学技能。自身水平提高了,课的水平也就提高了。
另外, 张祖庆老师的“野蛮”生长过程中,他提到曾经盘点过很多老师的课堂实录,并一遍一遍地阅读他们的教学实录,一遍一遍地摘抄。所以,仿课也是我们必不可少的过程。
多向优秀的教师学习,仿其形,悟其神,学其格。模仿优秀教繁的“点睛之处”,模仿教学环节的精准把握,模仿教案教材的精妙处理,是我们教师学习的最佳途径。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把名师的教学设计带入自己的课堂,进行比对反思,在一次次仿课中,淬炼自己的教学水平,让自己的课堂精益求精。
最后,好课要少点花拳绣腿,少一点形式创新好课要慢慢回到语文,回归真正的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