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
百日阅读第十七天
【内容】P80-P86
今天读第五章,首次会谈的结构,所选内容是两个小标题:
01确认问题和设置目标
02教育患者了解认知模式
让我们带着以下问题来读这一部分内容:
01如果患者设置的目标指向他人,怎么办?
02首次会谈如何对来访者进行认知模式的教育?
03如果患者很难在首次会谈中理解认知模式,怎么办?
【答案】
01如果患者设置的目标指向他人,怎么办?
答:有时候患者会设置自己无法直接控制的目标:“我希望父母对我好一些”;“我希望老板不要给我那么大的压力”;“我希望孩子们能更听话”。在这种情况下,重点在于帮助他们把目标转化成确实可控的内容:
治疗师:我无法向你保证让乔对你好一些。你觉得这样表达如何:“学习并使用新的方式和乔交流。”如果你控制并改变自己的行方式,也许乔就会受到你的影响而产生改变。
02首次会谈如何对来访者进行认知模式的教育?
答:首次会谈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最好通过患者自身的例子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想法如何影响到自己的反应。你可以充分利用患者自发的表述。(例如,“我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帮不了我。我再也好不起来了,”)或者当你注意到患者的情感发生变化时,你可以问他们:“现在你脑中在想什么?“把首次会谈的一部分用来进行心理教育,了解触发情境,自动思维或意象,以及反应(情绪层面,行为层面以及生理层面)之间的联系,可能就会容易一些,对新手咨询师也是如此。
03如果患者很难在首次会谈中理解认知模式,怎么办?
答:由你决定是否尝试其他技术(见第九章),或者决定是否在下次会谈中再回到这个任务。一般情况下,治疗师不能过于逼迫患者,否则患者可能会对自己的能力或者对治疗师产生负面的想法。如果此时你仍决定阐明认知模式,就需要淡化习得这项技术的重要性,减少患者自责的可能性。(“有时候很难发现这些想法,它们往往太快了。但这没什么大不了,我们可以下次再回来讨论。”)
【我的思考】
01评估会谈中有过笼统的目标设定,首次会谈中就需要有一个清晰、量化、可操作的目标设定。这个目标是在问题清单的基础上转化而来,目标清单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需要注意的是,目标一定要具体化,“我想更快乐”“我想要好起来”都是主观的评价,过于笼统而无法操作。使用“假设”(假如你感到快乐,不再抑郁,你会做些什么)的问句,可以让来访者把目标变得具体而清晰,写入目标清单,在每次咨询时,如果没有新的必须要进行的议程,可以按目标清单逐步来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
02对来访者进行认知模型的心理教育是每次咨询的重点,首次会谈的重要特色,最好通过来访者自身的例子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想法如何影响到自己的反应的的。萨莉的会谈中治疗师用两三个患者自己的情境事件为例子,让患者自己得出想法影响反应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布置作业,让来访者记录自己的负性思维。并且给出了解决的方向。让来访者确信这种方法是有效的。治疗师的治疗是循序渐进的,在咨询中让来访者学会找自动思维,作业中复习找自动思维。学习评估自动思维。巩固之后再学习替代功能不良的思维。CBT的治疗之所以是高效的,就是因为这种知行合一,稳步推进的学习模式。
03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理性的治疗方法,通常认为需要人有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但书中指出,认知能力受损和认知能力有限的人也可以使用认知行为疗法, 教育水平低的人和儿童可以使用更加具体的学习辅助手段,例如面部表情、卡通人物头上的思维泡泡来说明情绪。这样说起来,其实方法就很多了,比如用故事、用玩具、用图画为载体都可以进行认知模式的心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