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知道《零零后》上映后,一直对这部电影抱有很大的好奇。作为一名走在新教育路途上的家长,我始终坚信这种教育方式能把孩子带向一个明亮的地方,孩子真实地活着自己,生命中有光,眼中有光。所以当我听说有人把孩子十年的成长搬上了屏幕,对于能够观察这样一段生命的历程,心中是极其忐忑又特别期待的。
在观影前,非常碰巧的是,今天有位朋友在微信上跟我咨询要不要送孩子去华德福学校的事情,说想听听我对华德福教育的理解和未来的展望。我记得我在最后对她说,对于我们选择怎样的一种教育方式,首先要问问自己想给孩子创造一个怎样的环境,让她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在我的理解里,我所期待的教育,也或者说,我选择的华德福教育,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平凡的人。
所谓平凡,并不意味着她不符合世俗优秀的标准,更准确地表达说,如果她是一棵苹果树,就结出苹果;如果她是一棵梨树,那就结出梨子。不能因为西瓜长得更大一些,或者更受欢迎一些,一棵苹果树就想长出西瓜。虽然这个比喻并不是非常恰当,我相信,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所要表达的会有所不同。所有人的存在都是有价值的,这份价值无所谓高低,但是表达的方式一定会有所不同。如果我们在孩子的生命早期能够意识到这一点,那我们的养育之路或许会轻松许多。
因为等一个损友,我观影的时间迟到了。之后我也在觉察自己迟到的意义,其实我在入口等待朋友的同时也十分纠结,时间到了,票在我手中,对方一直没来,我纠结着要不要自己先进去。其实这也是我们所接受的社会教育带来的一些影响,我们是独立的又是相互关联的,这其中的界限到底在哪里?最后终于我把票委托给入口处一个人,自己先走了进去。
在位置上坐下时,屏幕上呈现的就是柔柔长大的画面和小时候画面的交替。瞬间,我的眼泪就流下来。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和一个十五岁的大女孩,有着同样的面孔,同样一个灵魂,在不同的生命阶段,画面在这里交替呈现,跨越了时间。屏幕上那个十五岁的女孩留着跟我的女儿多多同样的发型,独自一个人踏上了美国的土地。我似乎马上被代入进多多的生命历程中,泪流不止。
生命真的是非常奇妙,当我们只是从当前阶段来看孩子,或许我们对孩子有很多期待,我们或许在意她的状态、健康、成绩、专长、甚至是未来的发展。但当一幅真正的生命画面铺展开来,我们会发现,我们很苦恼被牵制无法跳脱出来的那些,都算不上什么。从整个生命的旅程来看,从孩子的一生来看,教育到底是什么?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在高考中考多少分还是把孩子培养成某一类出色的人?都不是。
我所看到的是,教育是支持孩子成为一个人,一个真真实实活着的人,有能力面对和理解自己的生,也有勇气和智慧面对和理解自己的死,一个好好对待这次生命的人,一个跟随生命之流不断调整自己的人,一个探索和发现自己生命意义的人,一个懂得爱愿意接受也愿意给出爱的人,一个有着独立人格眼中有自己也有众生的人,一个平平凡凡做自己的人。教育,本应该是生命的教育。当然这也只是我个人的有局限的理解,并不代表别的方式是错的,我也不认为别的方式是错的。我们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接纳度,诠释着自己的人生,包括对孩子的教育,这是一种选择。而我们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并承担后果。
所以当我看到十五岁的柔柔的生命状态,心里是非常欣赏的,并不是因为这个孩子有多适应环境或者表现得有多出色,而是因为她真实地面对自己。在面对寄宿家庭及学校环境那些不如意的部分、自己学业非常优秀的部分、自己作为一名亚洲人生活在美国的部分以及离开父母的怀抱独自一个人生活在异国他乡的部分,她也紧张焦虑,有欣喜,有时候会哭泣,有自信的部分,也有绝望的瞬间,在这个过程里,她老老实实地面对真实的自己。不粉饰,不回避,对于自己的坚强和脆弱、优势和弱势都有觉知。
反观我自己,在参加了许多成长疗愈课程之后,才生出觉知的部分指导着我的生活。我想,这也是新教育的魅力所在。看到并承认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尽早地可以与情绪剥离;承认孩子作为一个人是完整的,需要修正的是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她本人。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清晰地发展出自我的部分,对自己的生活和生命生出觉知。就像我拿着票等着朋友时的那般纠结,如果是完全独立的人格,对自己和他人,对关系有着明确清晰的界限,其实是很容易清晰地知道当下我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很多时候正因为我们无法处于自己的中心,才会在关系中或者在遇到一些状况时犹豫、纠结和顾虑。
池亦洋的成长历程带给我的震撼很大,看到大李老师面对一个如此挑战的孩子所做的工作,我心里是十分感动的。池亦洋的成长,让我想到了“标签”这个词。无疑,大李老师的工作成功地将“打人”的标签撤离了池亦洋的人生,这是一件多么宝贵的事情。如果他的幼儿阶段遇到的是另一位老师,他的人生也许会是其他的样貌,无法像现在这样闪闪发光。“标签”对孩子的伤害是毋容置疑的,而标签的产生实际上是片面地看待孩子的结果,脱离了孩子生活的家庭环境、孩子生命发展不同阶段的特性、学校集体系统等各种因素,也脱离了孩子生命的完整性。给孩子一个标签,其实是放弃了作为大人的责任,将孩子成长的责任归于孩子本身。
曾经如此挑战的一个孩子,在经历了并不顺遂的小学生活及小学老师传统的教育方式之后,依然在自己的青春期能够找到今生自己要做的事情,想要坚持的梦想,对生活和自己的未来保有热情和勇气,真的是让人振奋的。这也不禁让我想到,在孩子生命的早期,如果受到爱的滋养和支持,哪怕在他之后的人生旅途中遭遇挫折,他的生命的底色已经被爱浸润,这部分能够支持他面对各种挑战。池亦洋是非常幸运的,遇到了大李老师,而且能看出他的父母对他的支持是非常大的。在他的幼儿园阶段,他呈现给这个世界的能量哪怕是有些攻击性的,也被接纳了,所以在他的十五岁,长成了一个愿意主动表达自己能量的人(热爱橄榄球)。
我是带着非常欣赏的目光看这两个孩子的,他们的眼中都有光,他们的生命也是闪耀着光辉并被更高的自我引领的。并不是说他们的性格及其他方面没有缺陷,而是,我所理解的养育,在孩子未成年之前,他的状态都是父母养育的结果。如果说孩子的状态有需要提升的部分,那意味着父母有需要成长的地方。而我看到的电影中出现的父母,也包括我身边大部分的父母,都是成长着的,在育儿育己的路途上坚定地走着。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节奏,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生命蓝图,我们成长并不是为了证明谁对谁错,而是对这个世界、对自己和他人有更多的理解、接纳和宽容。我想,这也是成长的意义所在,看到不同,接纳不同,而不是固守着原有的认知原地踏步。而真正的所谓“好”的教育,是要看教育本身是否是为生命服务的。当这两个孩子成长的十年呈现在我的面前,除了感动,我能想到的一句话就是--教育,是为生命服务的。而为生命服务的教育,是值得我们坚持和守望的。衷心地感谢,那些为了服务生命做教育的前行者,那些照亮我们生命的人们。愿教育,照亮生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