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女作家三毛读初中时,由于严重偏科,数学成绩常常不及格。数学老师看不起她,经常讽刺挖苦三毛。
有一次,数学老师叫她做一个测试卷,她没有做出来。
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这位数学老师拿着蘸得饱饱墨汁的毛笔,在三毛的眼眶四周涂了两个大圆饼,一边涂还一边笑吟吟恶毒地说:“你爱吃鸭蛋,老师给你两个大鸭蛋。”
墨汁由于蘸的过多,从眼边流到了三毛抿住的嘴唇边,一会儿渗到了嘴巴里,苦的三毛直想吐。
这时,数学老师命令三毛转过身去叫全班同学看看。
看着大花脸的三毛,全班同学哈哈大笑。最可恨的是那个数学老师还是没有放过三毛,叫她去教室外的走廊上走一圈。
三毛没有办法,迈着僵硬的双腿,头脑一片空白,颤颤抖抖地走着,全校同学象看怪物一样看三毛。
从此,三毛再也不敢去学校了,对学校的恐惧感非常强烈。父母没有办法,只好为她办理了休学。
这一次侮辱事件,导致三毛产生了强烈的羞耻感,不敢见同学,不敢见熟人,三毛还多次自杀。是母亲寸步不离的七年陪伴,是阅读无数书籍的力量,才使三毛慢慢地走出了心灵的困境。
从台湾女作家三毛到高管性侵事件受害者兰儿等,可以看出,童年遭受过创伤的人不在少数。
他们中的许多人一生中都被心理和行为的问题困扰着,比如抑郁、焦虑、恐惧、羞耻等等。使人有种生不如死的感觉,严重地影响着生活和身体健康。
日本著名小说家,太宰治曾说过“我一生充满羞耻感,我甚至都猜不出正常人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可见,经历童年侮辱事件的人生活是多么痛苦的。
《这不是你的错》这本书是美国心理学家贝弗莉·思格尔写的一本如何治愈童年创伤操作性很强的自愈手。。
这本书紧紧围绕如何治愈童年创伤引发的羞耻感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羞耻感对人的影响,详细介绍了作者自创的悲悯自愈项目。悲悯自愈项目将正遭受因童年创伤引发羞耻感折磨的人们,带上一条逐步克服羞耻感的旅程。
作者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了慈悲心正是治疗羞耻感的良方,因而自创悲悯自愈项目。羞耻感就像毒药,唯有慈悲心这剂良药,才能中和羞耻感带来的孤独,屈辱与无力,解救正在受煎熬的受害者的心灵。
现实生活中,童年受过心灵创伤的人,羞耻感伴随生活的每个角落。往往长大后意志力没有其它的人强大,遇到生活中的坎坷就容易走极端。如日本作家太宰治,台湾女作家三毛,到最后,还是走上了一条悲惨的人生之路,他们的自杀身亡给世人以警醒。
因此,人们常说:童年的创伤,需要一辈子的时间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