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新阅读起了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他写这本小说,据说是受披头士乐队在专辑《Rubber Soul》中的歌曲《Norwegian wood》启发。后来,中国台湾的歌手伍佰不知道是受小说还是歌曲启发,创作了《挪威的森林》。而我第一次接触的,正是这首歌。
小说最初是在高中时候看的,印象俨然已经模糊,只记得“敢死队”对着大桥手瘾的片段,云云。08年我进入大学,才大一上学期便开始迷茫,期间疯狂迷恋上了披头士,《Norwegian wood》也在那个时候被我翻来覆去地听。乐队四人中,我最喜欢的自然是约翰列侬,我折服于他的才华,羡慕他和小野洋子的神仙爱情,乐队后期他那戴着眼镜,一头长发和大胡子的邋遢形象,当时在我看来简直是帅惨了。
受他的影响,大学四年中我无心学习,思想怪异,在别人眼中一定是一个异类,可笑的是,我当时觉得这样的自己很文艺。我买过一把四百块钱,粗制滥造的白色民谣吉他,我不愿意去弹唱当时流行的周杰伦的歌曲,我只想弹唱《Norwegian wood》,或者地下丝绒乐队老李德的《Perfect Day》,但是我的吉他水平极差,因此我也没有拿着它在喜欢的人面前弹奏。
大学四年转瞬即逝,我在浑浑噩噩中毕业,但是显然还没有准备好投身社会。我逃避了,我去考研了。备考的过程中,我阅读了《列侬回忆》,观看了多部有关列侬的纪录片。渐渐地我发现,之前的约翰列侬,在我心目中是一个被圣光笼罩的圣人,是宗教概念中的神明。但现在我发现,他其实和你我一样是一个普通人,但是他有着惊人的天赋,所以才会被平庸的我们所膜拜。
他是小野洋子的灵魂伴侣,但也是辛西娅的负心汉,他是希恩列侬的好父亲,也是朱利安列侬生理意义上的爸爸。他吸毒,年轻的时候也和无数漂亮姑娘有过床笫之情,甚至和小野洋子的婚姻生活中,也有过出轨的记录——七十年代有段时间他和洋子冷战,那段窒息的日子里,列侬身边有一位名叫庞梅的华裔助理给了他肉体和精神上的慰藉。
甚至那首令我黯然神伤的《Norwegian wood》,如今也有了新的解读。Norwegian wood听上去音似Konwing she would(我知道她愿意和我啪啪啪),是列侬玩的一个文字游戏,这首歌也许一开始就不是在讲一个由挪威森林引申出的爱情故事,而只是一场单纯的约炮记录。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真相”的时候,我并没有所谓的信仰崩塌感。因为这个时候的我,已经是一个三十来岁的社畜了。
我早就磨平了棱角,尤其是在这个大国主义膨胀的当下,我这个思想极右的人,也懒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是选择随波逐流了。在这样的心境下,哪怕有人在我面前说列侬是渣男,是混蛋,是个伪君子,我也内心毫无波澜。这个男人也许从来就没有去过挪威,去过当地的森林,但你我不也是一样吗?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那片森林,村上粉心中有挪威的森林,三体粉心中有黑暗森林,英国足球流氓心中有诺丁汉森林,少年阿滨心中有房东太太的那片黑森林,而我摸摸自己头上那片稀疏的森林,觉得自己的生命也就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