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盛日记第五十七天
今天天气有点冷,昨夜未怎么睡好,也可能是因为天气变冷的因素或是因为一些事情引起了自己有了焦虑的情绪,半夜2、3点钟,出现了一些负面情绪,我的头脑中开始用我所学过的东西进行工作,用大约50分钟有所缓解,正面情绪占据上峰,也进入了较好地睡眠状态,清晨起床后,状态还好,到单位处理了一下单位的工作,去看一下朋友,提前拜年,又和维修车辆的公司进行联系,约提车时间,时间有点紧张,但是还是处理的较圆满。
下午,有时间看一会儿书,思考爱与被爱这个话题,尤其是情爱一直是永恒的主题,有人说:“太过浓烈的爱情,不仅对方承受不住,还会灼伤自己,甚至牵连无辜者受害。就像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江歌惨死案件:留学生江歌为了保护闺蜜刘鑫,被刘鑫前男友陈世峰残忍杀害。这样血腥的案件和真相都让人唏嘘不已,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情感极易蒙蔽一个人的心智。前些天仙逝的金庸老先生擅长描写武侠小说,但他的小说里,主人公之间的感情同样占据重要篇幅。印象最深刻的是,《书剑恩仇录》中的一句,“情深不寿”。当你对一段感情投入很深,必将产生各种复杂情绪,而这些情绪恰是最伤人身体的。《神雕侠侣》中李莫愁为情所伤成了一名“杀人魔头”,最爱引用的一句话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两情相悦之人,生死相许;为情所伤之人,成妖成魔;爱而不得之人,误入歧途。感情如果把控不好,就像噬人的剑,无人可以在这场屠杀中幸存。
其实好好想想,没有人教过我们如何去爱,我们从出生开始,要学会很多东西。小时候要学说话、学走路、学吃饭......长大一点就要学习文化知识,学习做人道理。但是却从来没有人教过我们,该怎么样去爱人,也许我们可以把爱当作一种本能来看待。
但是我相信,这种本能是需要得到正确的培养和指引的。就像每个人出生都具有智商一样,我们仍需要后天学习来获得各种能力。中国人向来含蓄内敛,对于爱这种情感,向来讳莫如深,谈“爱”色变。就如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面说过的一句话,“‘做过’这事和‘喜欢’这事大不一样。前者该当出斗争差,后者就该五马分尸千刀万剐。” 承认做过某事,只是承认客观事实,但是如果我们说,我们做这些事是因为我们喜欢,那就成了罪恶。
这跟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不谋而合:家长是世界上最奇怪的生物,在初中、高中、大学时禁止我们谈恋爱,却在一毕业后要求我们立刻结婚。仿佛按照家长的脑洞而言,我们可以按照正常的人生轨迹度过自己的生活:读书、结婚、生子、退休、死去。但是我们不可以因为爱而结合。我们可以因为一个人有车有房有钱看得过去就将自己的余生与ta牵缚在一起,但不可以是因为爱。我们不说“爱”,我们会说,“打是亲骂是爱”;我们会说,“忠言逆耳、关心则乱”;我们会说,“爱你的人才能不忌讳地伤害你,因为知道你不会离开。”结果呢?我们不懂爱、不会爱、不讲爱。但是呢?我们渴望爱。于是呢?有人成了“爱无能”,一边渴望被爱一边远离;有人成了“杀人犯”,把苦追8年不得的女生从19楼抛下;即使是爱,那也不能说出来。
如何学会理智地爱:首先要学会爱自己,从小父母长辈就会教育我们,要自爱自重。但是,自爱自重,并不是意味着要把传统道德观念强加在自己身上。我们古代一向信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道德理念,认为女子的生命远不及其贞操重要。
唐代徐州守帅张愔去世以后,其妾侍关盼盼立志为其终生守节,白居易作诗批评其只能守节不能殉节,关盼盼于是绝食而死。白居易敬其情深意重,将关盼盼遗体安葬到张愔墓侧。她看明白了丈夫的高尚之处,也看透了前任情夫的虚伪。后来在其丈夫感染霍乱去世以后,吉蒂与父亲关系和解,决心去一个新的国度,将女儿抚养成人,并立志要教会她如何去爱。 网上曾经很流行一句话,“爱人爱七分,留三分爱己。”爱自己,可以毫无保留。但是爱他人,必须有所保留。水满则溢,过犹不及。爱得太满,只会让彼此都失去喘息的余地,不如多给彼此空间,维持在一个稳定和谐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