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衣服的哑巴

齐帆齐微课

01 

他是村里的一个哑巴,他的舌头比正常人短一点。

他说出话有点含糊不清,听起来有点吃力。

别人听不清楚他说什么,因此叫他哑巴。

哑巴,瘸子和瞎子他们没有正常人灵活,行动不方便。

他们的生活会很艰苦,通常会把他们列为残疾人。

但是这个哑巴没有受到这些困绕,却活得很开心又踏实。

他的生活充满着乐趣和惊奇,甚至还让很多人羡慕他!

02

有人说残疾人有福报才会投胎到一户好人家,这个哑巴就是这样一个幸运儿。

这个哑巴是个男孩子,长的浓眉大眼,有点胖胖的,壮壮的。

哑巴在家里排行老三,他后面还有两个小一点的妹妹。

每个人都有习惯,哑巴也有个习惯,他喜欢嚼自己的衣服。

哑巴的衣服衣角被它嚼成很多大小不一的球球。

这些衣球又大又紧又多,这种衣服就很难洗。

哑巴家乡的山泉水很特别,到了冬天是冰冷刺骨。

喝这种水冷的牙齿痛,到肚子哪个位置都知道。

村里条件艰苦,还是用煤油灯照明,也就没有洗衣机洗衣服了。

哑巴的姐姐洗他的衣服很废劲,冷水把她的手冻的生痛。

村里洗衣服的人会拿一个简陋的小火炉放在旁边,边洗衣服边烤火。

或者说边往手上哈热气边洗衣服衣,不然手冻的刷子都拿不稳。

一家人的衣服让哑巴的姐姐一个人洗,一洗就是一大堆。

哑巴的姐姐常常冻地脚肿手通红,她边洗衣服边解衣球,边擦眼泪边骂。

“哑巴,哑巴,我被你害惨了”

哑巴不怕冷,把他的衣服扔进桶里,倒上洗衣粉。脱下鞋子,在里面使劲的踩。

衣服没有脏水了,也踩出一身汗,他衣服也洗干净了。

村里其他的小孩子都不嚼衣服,哑巴有空就嚼。

越嚼越带劲,他仿佛吃美味一样,嚼的津津有味。

八十年代,洗衣服基本上都是用洗衣粉,有东西残留在里面,也有灰尘和细菌。

嚼衣服不卫生,可能会生病,哑巴的爸妈担心这个,经常打他骂他,希望他改掉这个习惯。

但是哑巴很少生病,感冒都很少,他壮的像牛犊子一样。

有的人吃穿很好,却经常性生病,去医院看医生。

有的人吃不饱穿不暖,却身体好的很,哑巴就属于这种人。


03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有不好的一面,就会有好的一面。

人都有一个欺负弱小的心理,哑巴去放牛的时候,比较大的小孩子就经常要他帮忙赶牛。

哑巴常常和别人玩游戏,玩叠罗汉,把他压在最下面,通常他在下面呜哇呜哇的叫。

哑巴长得皮粗肉厚,别人欺负他,他很少往心里去。

他总是乐呵呵的,不和别人打架。

哑巴是个开心果,放牛的人口渴了,带的水不够喝。

只要别人帮他看牛,他常常几里远的泉源处打清凉甘咧的泉水给别人喝。

冬天冷,他就去捡一些干柴过来,让大家烤火取暖。

牛有时候脱群了,偷吃别人的东西,哑巴飞快的帮人赶回来。

哑巴有个邻居是个瞎子,他经常给这个瞎子送水送柴。

哑巴人好又勤快,都希望他将来能娶个好媳妇,生个好儿子。

04

哑巴一个妹妹说她这个哥哥的牙齿特别好,吃东西非常的快,

尤其是吃骨头肉,逢年过节家里杀了鸡和鸭,改善生活。

脚爪和脖子这些东西骨头多肉少,吃不了的脆骨,但哑巴哥却非常的喜欢吃这些。

特别是吃鸡爪,用手抓着撕和咬,又油又不雅观,弄不好还咬住舌头,抓了脸。

大家觉得不吃的都让给哑巴哥哥吃,他又不怕丑。

哑巴哥哥高兴的接过来,三下两下就吃没了,又快又干净。

有些人把这些难吃的骨头肉不吃,扔了。

哑巴哥哥牙齿好,牙口也好,连骨头咯咯咯嚼的粉碎,把骨髓一起吃了下去。

哑巴哥哥吃东西快,吃饭不嚼就吞下去了。

哑巴哥哥吃饭好像又香又有趣一样,看他吃饭真是又开心又好玩。

条件好的人觉得这不好吃,那不好吃,这样不想吃,那样不想吃。

哑巴哥哥从不挑食,能吃的东西,他来者不拒,百无禁忌。

和哑巴哥哥比赛吃饭的人准会输,哪怕他让别人先吃一半。

06

生活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光。

哑巴的哥哥已经上初中了,他成绩优秀,他明白骨头里面含有丰富的钙质。

骨髓的价值比肉还高,多吃这个肯定对身体有帮助。

每个人他看见识和想法不一样,哥哥认为这个哑巴弟弟嚼衣服和吃东西就是一个奇能。

电视上有人可以用牙齿咬断钢筋,把戏把戏都是假的。

但自已这个弟弟长期磨牙,牙齿锋利无比,他轻而易举的可以咬碎骨头。

怎么把哑巴弟弟这个特长发挥的淋漓尽致呢?

过年了,小孩子拜年会要回来很多瓜子。

没事的时候嗑瓜子大人也不会骂。

哑巴的哥哥在别的地方看电视,看过人表演吃瓜子。

于是他叫哑巴弟弟跟着学。

瓜子扔进嘴里,一会儿就把瓜壳嚼出来,把瓜籽吃下去。

几个瓜子扔进去,几个完整的瓜子皮会他嘴里断断续续吐出来。

熟能生巧,哑巴有天赋,学的快,表演的有模有样,仿佛魔术师一样。

在没有电视的村庄里,左邻右舍都喜欢看哑巴表演吃瓜子。

条件好的给他瓜果和糖吃。

哑巴生肉都敢吃,沾点辣椒酱就津津有味的吃下去。

家庭富裕的小孩子挑食,他们把哑巴请到家里去吃饭,边吃饭边看他表演。

挑食的小孩不挑了,请哑巴去到家里吃饭的人越来越多。

别人请他去吃饭,先给他家里送一碗肉来。

通常哑巴能够吃得饱饱的,而且家里人跟着他有口福。

和这样一个活宝在一起吃饭,干活,是非常的开心的事。

哑巴的妹妹说他家里气氛非常的好,没觉得哑巴是个残疾人,反正他也会说话,也不打人。

人有能和不能,哑巴能够带给家里人快乐,家里人都不歧视他。

能把一个人的缺点变成一个优点,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哑巴的哥哥却做到了。


07

聪明的人在一件事上看到了是优点,而愚蠢的人看到的是缺点。


村里人逐渐对哑巴改变看法,这种改变是变得友好起来。

哑巴的爸爸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家里有个儿子是哑巴是他的不幸。

他认为只有狗才会啃骨头,而且哑巴啃骨头的时候跟狗一样发出声音咯咯咯的声音一样。

吃饭不嚼,咽下去跟牛有什么区别?让人家看他吃饭那是耍猴!

哑巴的爸爸看到这个异样的儿子就有气,像个怪物一样。

哑巴的爸爸是个要强的人,哑巴的哥哥很聪明,老师都觉得他是个考大学的料,将来能够光宗耀祖。

哑巴的爸爸一想到自己的哑巴儿子就有点抬不起来头来。

一个人从自己的眼光和角度看问题,如果不切实际,只凭自己的喜好,那他看什么都会不顺眼,甚至处处都是和他在作对,别人也会看他不顺眼。

09

哑巴的爸爸是个民办老师,但是心胸狭窄,很斤斤计较的人。

就拿种田来说,水资源不丰富的村庄,种田用水很紧张,大家都为双方着想,相互让着一点。

但是这个老师想的是只有别人让他的份,他让别人那时太阳从西边出来。

种田有远和近,水从源头到田里需要时间,他不会给别人水流沟时间,卡点接水,别人不在他就会提前。

水流沟时间别人要半个小时才到田,你这样做就有点过份了。

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民都不这样做,你一个当老师的人这样子真的很不应该这样。

但是这个老师觉得他帮别人教小孩,别人都应该让着他一点。

村民觉得你当老师,国家给你开了工资,你给人家教小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

更何况当老师的待遇比当农民的要好得多,你这样不知足,处处占上风,是仗势欺人。

因此这个老师经常性和村里人发生口角。

这个老师叫人家小孩不在他那里上学,转到其他村里去。

小孩子还小,转到其它群里去,谁又能放心呢!

而学校是村民们建的,又不是你私人的。

你叫人家把小孩子转出去,那你为什么不让别的老师来教,你到外地教书。

你这样子还能帮别人的小孩教好吗?熟悉这个老师的人很看不起他,在心里远离他。

无论在家里还是村里,哑巴的爸爸经常性和人闹矛盾。

10

哑巴的爸爸认为自已在古时候他就是一个先生,比起种田种地的农民,他是有身份的人,他脱产了。

没生哑巴之前,他是捧住了金饭碗,旱涝保收。

在农村里他是有优越感的,别人还要敬他三分。

随着儿女们长大,儿女增多,他当老师微薄的工资就不够开支了。

有时候不得不精打细算,他常常算计这个算计那个。

哑巴的爸爸吃东西细嚼慢咽,斯斯文文,一口酒,一口菜,边喝边想问题。

家人们吃饭吃的兴高采烈,他吃饭不出声,和家人们谈笑风声格格不入。

哑巴吃饭越快,他这个当爸的越生气。

“死哑巴,饿死鬼投胎一样,饿鬼抢斋吗?你吃了赶着去投胎吗”。

父子两个人吃饭,一个快,一个慢,形成鲜明的对比。

吃的快的人嘴角留油,吃的慢的没菜下饭,只能吃个半饱。

父子两个人吃饭,相互看着对方都不顺眼。

11

儿子是娘的心头肉,哑巴的妈妈觉得哑巴吃好之后他主动去洗碗,喂猪,放牛,砍柴…

当妈的没有觉得哑巴个儿子比别人少点什么,越看越顺眼,越看越喜欢。

她喜欢大儿子说的故事,爱迪生在别人看来这个儿子都是无药可救了。

但是他妈妈没有对他没有放弃,后面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哑巴的妈妈觉得这个老头子边吃饭边想问题,首先这种方式就不对。

没有人有那么多时间去陪你,你也可以吃了饭在一个地方慢慢的去想。

老头子吃东西就像家里那头老牛一样,慢慢的磨和嚼。

你吃个饭吃半天,在自己家里是这样,在别人家里也是这样。

别人背后叫他啰嗦先生,好酒贪杯的人,这些话传到她的耳朵里,她非常的非常的不高兴。

有比较就会看出优缺点,有对比就会有伤害。

12

有的人把缺点会变成优点,抓到一手烂牌,他会想着怎么去打好。

别人都觉得哑巴这个人好有趣又好笑,但是哑巴的爸爸觉得上辈子是欠他的,这辈子是来收他的账。

乡村里有个风俗,如果大人把小孩子骂他是来收账,就等于是诅咒的话。

村里的小孩子只有一个是哑巴,他爸爸更希望这个哑巴是生在别人家里。

哑巴的妈妈知道他爸爸对他有偏见和成见,这种偏见和成见从小就有。

在家里哑巴妈妈还可以劝解下他们父子,缓和一下矛盾,但在学校里就不行了。


13

哑巴嚼衣服,任你怎么打骂,哑巴这个癖好就是一时改不了。

特别是哑巴的爸爸,越打哑巴,他越犟。

转眼间哑巴到了上学的年龄,他也到了受罪的开始。

哑巴村里的小学,只有哑巴的爸爸一个人当老师,条件艰苦也只能这样。

村里的小学有三个年级,每节课哑巴的爸爸给这个班上10分钟,布置好作业,再给其他的班上10分钟。

三个班都上10分钟,然后都写10分钟作业,一起下课放学。

哑巴三姐妹都在他爸爸那里上学。

哑巴有的时候边上课会边嚼衣脸,有时候边写作业边嚼衣服。

哑巴的爸爸边上课边骂他,哑巴并不听。

慢慢的哑巴有时候在课堂上跟他爸爸顶起嘴来。

父子两个人,一个人在台上,一个人在台下,大眼瞪小眼,互不相让,同学们听了,偷偷的笑。

哑巴的爸爸当老师脾气不怎么好,有时候会打骂学生。

打了学生再去学生家里家访,家长又把自家孩子打一顿,老师和家长一起边喝酒边聊天。

农村人比较淳朴,来了老师家访,都会把最好吃的拿出来招待他。

学生只能干瞪眼,因此对这个老师又气又恨。

课堂上看自己的老师骂哑巴,有的心里很痛快,也可以休息一下。

哑巴的兄弟姐妹们上学是可以享受国家的政策不用钱。

他们仗着自己的爸爸是老师,都有点强势和任性,不少学生都希望他们家里人打起来。

14

哑巴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边写作业边大声的念出来。

父子两个人在学校打架,这个就成了导火线。

这个老师是不希望学生边写作业边说话,常常说这样像个菜市场一样,吵死了。

这是学校,不是厕所,也不是你家里。

不是你想进就进,想出就出,不听话的,给我滚出去。

这个老师会把写作业说话的学生,或者写作业动来动去的学生,拖出教室之外惩罚。

这个老师再去家访,有吃有喝。

其实家长也希望老师教学能严格一点,看那些坐办公室的,拿国家工资的,旱涝保收多好。

没文化在村里种田,不分天晴和下雨,碰到天灾饭都吃不上。

如果还有这样学习的机会,那该多好啊!

人不吃读书的苦,将来就要吃社会的苦。

因此同学们写作业都是静悄悄的,你写你的,我写我的,教室里很安静。

哑巴打破了这个常规,偏要大声地,一字一字的念出来。

教室里每个角落都能听得到哑巴含糊不清的声音,有的忍不住偷偷的笑。

哑巴有一个习惯,总是写字写倒画笔,写语文数学作业都一样,但他能写的很好又快。

而且慢慢的哑巴可以左右手同时写字。

这个逆反思维也是一个特长,但哑巴当老师的爸爸却认为这是异端,应该及时抹杀。

这个老师叫哑巴正着写字,他偏不这样写,就跟他爸爸作对。

这个老师对不听话的学生,或者反应慢的学生,不是揪耳朵,就是揪眉毛,甚至拖出去教室思过。

但他对自己的儿女是不会这样的,因此同学们都觉得他当这个老师不公平,有偏心。

哑巴的爸爸舍不得打自己其他的小孩,但对哑巴却不客气的打,哑巴就毫不客气的踢他打他。

哑巴人小力,气却很大,而且会利用个子小的优势打重点和要害。

哑巴的爸爸被他打的惨叫不已,仿佛在帮同学们出气一样。

一来二去,这是一对对父子,也是学生和老师,仿佛一对冤家一样,让人忍俊不禁。

这对父子的战斗在教室里渐渐的的升级了。

15

“死哑巴,别人都在写作业不说话,你的嘴巴是不是在吐血,不出声,不痛快吗”

哑巴父子俩在教室里面打架是常有的事情,这一次两个人变得剑拔弩张。

他妈个贱婢,我偏说,你能把我怎么样。

老师骂哑巴,哑巴也并不客气的回怼他。

这个老师是最恨别人骂他的娘,这次是他儿子骂他娘,而且还是在课堂上。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我让你这个讨债的敢骂我的娘”

这个老师气急败坏,不客气的一巴掌扇到哑巴的嘴巴上。

哑巴的嘴巴马上就肿起了,流血了。

“我让你骂,还骂不骂”

鲜血掉在课本上,老师不解恨的又多扇哑巴几巴掌。

“你妈了个贱逼,你敢打我,我变狗也咬死你”

哑巴用含糊不清的话骂他老爸,起身和他老爸扭打在一起。

“畜生,以下犯上,目无尊长,仵孽不孝,不知悔改。你是我教书一生中最大的失败”

这个老师多子女,家里只有他一个人有工资。

所以还要经常和农民一样下田地干活,他也是个身强力壮的人。

这个老师一只手把哑巴抱起来,仿佛老鹰抓小鸡一样。

他不管是哑巴的头还是屁股,举起手来狠狠的抽打。

一下又一下打的哑巴哇哇大叫,一下比一下更有力痛的哑巴哇哇大哭。

哑巴忍不住去咬这个老师,这个老师打的更狠。

校园暴力,老师用体罚同学,吓的同学们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个老师打哑巴。

“别打了,爸爸,别打二哥了”

这个老师的一个女儿去拉他,也被他推倒,他女儿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这个老师最小的女儿很聪明,她知道她妈妈在附近摘菜,赶紧跑过去地里叫她妈妈来救哑巴。

“你这个布包头,你要把你的儿子打死吗,你这样教学生,学生都会被你教傻”

哑巴的妈妈把他救下来,哑巴已经被他爸爸打了鼻青脸肿,身上到处都是血红的手印。

“打死了我就当没养他,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学生”

“我也从来没见过你这样的老师,这样打学生的老师,你这个布包头。

饭是我煮的,你别吃,儿子是我生的,你不要,我要。我和你分开吃”

哑巴的爸爸和妈妈也爆发了战斗,吃饭的时候让这个老师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吃。

经过这一次,哑巴休息了一阵子,以后也很少嚼衣服,也不边说话,边写作业了,倒划笔也不写了。

能把一个人打哭很容易,但是能把一个人打笑却是一门艺术。


16


哑巴的姐姐做生意是把好手,经常把田地里的家乡特长挑到附近的机械厂去售卖。

哑巴很聪明好学,他没事的时候就在家里拿个秤称凳子,称鞋子,什么都称。

脑袋越用越灵,他也会算账,算账也快。

哑巴胆子又大,和他姐姐上机械厂卖东西,姐姐不去他就自己去。

哑巴做事像个女孩子一样,他手有力,又会筛米,吹稻谷,又会煮饭菜…

17

村里的小学偶尔会办到四年级,哑巴到了镇上去上小学。

哑巴是很聪明的,他头脑灵活反应又快,能够和同学们一起抢答老师的问题。

老师只有用心仔细才能听得清楚他说什么,但是同学们却听不清楚,听地一头雾水。

下了课,同学们都去逗这个哑巴,模仿这个哑巴讲模糊不清的话。

哑巴越说话,越着急,别人笑得越厉害。

过分的学生,几个人用计把哑巴骗出去,七手八脚把他扔进水沟里去。

有些社会上的烂仔在路上也会欺负哑巴,家里和学校有时候也没有办法。

19

哑巴的姐姐在镇上开了一个水果店,常常忙不过来。

哑巴小学刚毕业,就被他姐姐叫去跟他一起做生意了。

哑巴是一个做事很动脑筋的人,他知道水果怎么卖才有好价钱。

慢慢的自己在家乡开了一个小超市。

哑巴在镇上买了房,娶了个漂亮的媳妇。

老师退休了,帮这个哑巴带小孩,进出都拉着哑巴儿子的手,不让他乱跑。

老师的大儿子考上了北京大学,读了博士后,是村里的骄傲。




第13期新媒体练习课第22篇,计9205字,共60,025字。

帅气的哑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村里的哑巴哥哥 四 小猪暂时逃过了此劫,但它更加疯狂致极,变本加厉地惹事。...
    千里梦回美丽都江堰阅读 2,555评论 2 3
  • “你们听说了吗,刘生死了!”村里的刘大嫂挤进正在聊天的人群中。 “刘生是谁?” “刘生你都不知道,不就是乌龙寨的土...
    如初_ruchu阅读 2,750评论 0 7
  •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哑巴哥哥,他在家里排行老二,我叫他二哥。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怕哪一天我把他忘了,我怕再也想不起来他...
    木月之夏阅读 8,759评论 37 205
  • 晚上,和家人去一家新开的店吃饭。餐前等待的时候,服务员送上来几样免费小点心,其中,我一眼看到了一碟爆米花,不,确切...
    云淡风轻之蓝阅读 10,409评论 47 49
  • 转眼又一个冬天,天寒地冻,黄了树叶,枯了花草,有暖阳高照,但还是寒风瑟瑟。 哑巴拾来干树根,搜出一个破洞铁盆,烧起...
    何衍辉阅读 1,675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