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快乐写作的路上

以前,提起写作,班里很多学生都会说:“太难了!”对他们来说,写作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每次该写单元作文了,学生们都咬着笔杆,冥思苦想,半天也憋不出几个字。即使作文程度好的孩子,也是套用模板,写太阳用红彤彤,写雪景用白茫茫,千篇一律,没有新意。怎么办呢?

无意中,我看到一位作家这样说:“写作这件事应该是人的本能,只要识字、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像呼吸、说话一般地写出自己的想法,不用把写作赋予太多的名目或意义,写作其实可以是很自然、很愉悦的。”这段话让我陷入深思:“怎么才能让写作变得愉悦呢?”慢慢地,我有了以下几点感触。

首先,写作要做到言之有物。学生写作,不是学习作文书上那些词句技巧就可以,是否有内容,有感受,有灵魂更重要。所以在三年级的学生初次接触写作时,我没有教他们写作技巧,只是强调书写和说话一样,用引导的方式,让他们试着用文字描述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得到写作的乐趣。记得三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第一篇作文是《我的课余生活》,整个单元四篇课文和一个综合性学习都是围绕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展开的。为了让学生写好这篇作文,新学期伊始,我就根据综合性学习的提示,打印出表格,发给每个学生,让他们记录一周的课余生活,内容是每天的课余时间,自己的活动内容和收获感受。同时我告诉他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是自己的真实感受就好。一周的时间过去了,写作的时候到了。我先让他们交流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那些收获和感受。由于他们事先做了记录,所以交流的时候,他们有话可说,有感可谈。在他们畅所欲言后,我趁热打铁:“你们说的都很好,那么你们能把自己的课余生活写具体,分享给爸爸妈妈吗?”他们使劲点头,并且纷纷拿起笔写了起来。就这样,第一篇写作顺利完成了。

其次,写作要让学生乐于写。小学的孩子由于年龄特点,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对身边的事物有独特的观察和想象。根据这一特点,我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比如,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是关于校园景色的。在教学前,我有意识地带着他们在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他们在初春的操场旁寻觅到了才露头的草芽,在教学楼后的垂柳上发现了点点嫩芽,在小小的菜园里追逐蝴蝶……。随着第一单元的结束,他们已经在校园里发现了很多的事物。口语交际课上,他们积极汇报交流了自己的的发现和想法,课堂气氛很活跃。同时,我引导他们要把事物描述得更具体,感觉表达得更准确。趁着学生们还沉浸其中,我动情地说:“春天的校园真美,我们一起用文字把它的美描写出来吧!”就这样,我们师生坐在初春的教室里,一起书写校园的美景,抒发我们的情感。此刻,写作变成了一种享受。

再次,写作还要有构思。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习作的过程中,我们要让他们明确自己的写作主题。最重要的是要描述什么,如何做取舍。在讲述这些内容的时候,我们不要采用说教的方式,我们可以跟学生聊聊天。比如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难忘的“第一次”》时,我主动跟学生谈起我人生中难忘的“第一次”,那是一个糗事,第一次洗碗,爸妈不在家,把碗打碎了好几个,吓得赶紧挖个坑埋掉……我故事讲述得完整,打碎碗后的心理活动也描述的具体,还有多年后它带给我的启示——无论何时,都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学生们听得很认真,没有人笑话我,我的故事刚一讲完,好几个同学主动分享了自己的“第一次”,他们也学我的样子,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同时把心理活动和“第一次”的启示都说了出来。就这样,基本的写作思路就清晰起来。第一段可以具体叙述“第一次”的经过,第二段可以描述心理活动,第三段可以写启示。当然,这不是唯一的写作思路,学生们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安排段落,但是一定让他们清楚本次写作的重点是“第一次”难忘的原因及启示。交流完毕,学生再提笔写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叶圣陶教授说过:“写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艰难的事儿。”所以从事语文教学十余年,我一直在探索让学生快乐写作的方法。真心希望写作能像呼吸一样简单,让学生爱上写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初中多文本读写结合策略》 主讲:晁忠强 主持:李利敏 策划:贾红亚 二零一七年四月六日 晁忠强老师简介 晁忠强,...
    冉冉语文阅读 6,195评论 0 7
  • 第一章基础写作 【学生原文】 走过不及格 数学考试,我做得糟糕透了。(开篇直接入题,但从作文题目上看,采用倒叙,更...
    虚实先森阅读 10,236评论 1 53
  • 图:fay 我特别喜欢夏日的黄昏,将落未落的夕阳,仿佛下一秒就要燃烧殆尽,又宛如有无穷的生命力。像是画家手里的笔,...
    fay就是我阅读 2,920评论 0 1
  • 生日快乐! 谢谢还记得我。 2018/03/10 北京
    竹子_3aaf阅读 98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