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为木铎,尽善尽美

3.24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人和人之间如果没有产生感情认同,就会下意识地用权力和规则与人打交道。仪封人开始用威胁和不屑一顾的态度说: “ 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意思是说:“ 凡是到此地的君子,还没有一个是我没有见到的。”

        仪封人跟孔子谈话后出来说:“ 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他认为是上天让夫子行教布道,向天下传授知识和礼仪。

          仪封人被夫子感召了,唤醒了他心中的仁义。他与夫子谈话以后的态度截然不同,这段话充满了美好的画面感!

3.25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韶乐》是歌颂舜的音乐,舜是大家公认的圣人,孔子崇拜舜,也喜欢歌颂他的音乐。认为《韶乐》听起来好听,内容又好,便称的上尽善尽美。他认为周武王的《武乐》曲调很好,内容还有待完善。

3.26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上级对下级不宽厚,还不知礼之本,尽然在丧礼上都不悲伤,这种人就是不仁,心中只有自己和利益。

        上级对下级有基本的底线要求即可,当下属有些事做不到时,要包容下属,不可求全责备。

        如果一个人表面遵守礼仪,但内心又不敬,很虚伪,而是为了利益而 “ 为礼”,这个人就没有澄静的心。

        在葬礼上只是为了完成仪式或是自身利益,没有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对方的伤痛,这就是缺乏共情,是无良症的表现。

          我们要培养一颗柔软的心,对他人和社会有感恩的心,而不是一颗僵硬的、形式化的和官僚化的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