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水浒第三篇,这次想要讲的是这个家伙,可以称得上中国小说之中,第一个出现的真真正正的可以光明正大使用道术,法术来斗法杀敌的真法师,入云龙公孙胜。这家伙的事迹倒是真的完全是虚构出来的。
公孙胜这个人,的确是有记载过这一号人物,据说只是一个普通军官罢了,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这家伙也是有创造原型的,我之前不是提到过,猜测水浒传是罗贯中和施耐庵一同所写的,那么公孙胜就有可能是参照“神人”诸葛亮所写的。这也是因为水浒传里吴用的关系,吴用虽然同身为军师,但能力也没有诸葛亮出众,也同样没有神话仙气。所以就正好加了公孙胜这么一个家伙,正好有能够呼风唤雨,晴天霹雳的法力。两个加起来就相当于一个诸葛亮。而且根据梁山排座次,公孙胜位居第二,也可能是因为明清时期,道士地位提升的关系。
说道道士,不知道道士地位提升的关系有没有和张三丰有关呢?毕竟三丰真人还是真的因为练了太极,活了两三百岁的老怪物呢,也有肯能是因为烦了皇帝一直求长生术,假死也说不定,到现在还活着呢,哈哈。所以皇帝觉得道士能够修道成仙,然后就会了长生不老之术,于是道士地位也就得到了提升也说不定。咳咳,话扯远了,还是继续回来说公孙胜吧。
公孙胜,蓟州人氏。少年时好习枪棒,拜二仙山紫虚观罗真人为师,道号一清。在山上和师父习得一身本领,能够呼风唤雨,腾云驾雾,因此,下山之后被人们称作,入云龙。其实在以前一直搞不懂为什么这家伙为什么要叫入云龙,因为我既没有认真看过入云龙三个字,只是在口上说说而已,也没有了解公孙胜这个家伙。说实话,其实我看水浒的时候,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个家伙,只知道他是一个道士,没怎么关注过他。要不是因为玩了一个游戏,完全不知道。呃,很尴尬是不是。
不过现在还是了解一些的。公孙胜第一次登场,就是在七星劫纲里头,也就是,智取生辰纲的那场。梁中书为了给岳父蔡京贺寿,收刮了民脂民膏十万金银珠宝,遣派提辖杨志护送去东京。公孙胜得知此事之后,觉得这生辰纲乃是不义之财,想要劫之。不过我觉得,劫人东西终究还是不对的。况且到后面,我也没见到他们几个把生辰纲分还到平民百姓身上,(也可能因为暴露的太早,没有时间)就算是后来将劫生辰纲得来的那些钱财用来建设梁山,但依旧也是拿着不义之财啊。当然,如果换一种想法想,这也倒是正确的。这些钱财落在梁山好汉身上也比落入朝廷手中要好上许多。毕竟得到了拿笔钱就应该用在正确的地方,用来发展实力。给了宋廷,完全没用。
公孙胜想到要劫财,就准备去郓城县东溪村投奔久仰大名的托塔天王晁盖,想要邀请他一同劫纲。果然是英雄惺惺相惜,臭味相投,呸呸呸,是志同道合。天王晁盖也得到刘唐传来的消息,并通过吴用结识了阮氏三兄弟,正在家中商讨劫生辰纲之事。于是在公孙胜于晁盖等六人碰面之后,就有了著名的七星聚义。
在智取生辰纲之中,公孙胜没有出啥子力气,多是吴用在想法子,全场跑龙套一个。劫晚生辰纲之后,没过多久,白胜就被抓了,他们的事情也就败露了,便开始了逃亡。还好此时有宋江帮忙,公孙胜一行人也就就此逃过一劫,逃到了阮氏三兄弟的家里。不过他们也是逃了和尚留了庙。晁庄上的家丁供出了公孙胜他们的名字还有阮氏兄弟的住处,主要缉拿他们的何涛立马带领官兵追杀了过去。
在军队面前,再厉害的好汉也是白搭。毕竟官兵是用水路追赶过来。水浒里的人物还没有一个能以一敌万的,就是敌千也没有。在陆上都不能,就别说海上了。三国里头都没有称霸水上的将领。这时候,公孙胜终于迎来了他的第一战,石碣村之战。此战是多亏了公孙胜施法,唤起风势,借着大火,一举烧了何涛的军队,获得大胜。这有点像三国演义里头的赤壁之战,只不过规模和名气都小上一大截。
到这里,我倒是有一个想法,我觉得公孙胜这么厉害,为什么,宋江不拿出来和其他武将单挑呢?我这就有些好奇公孙胜的武功了,他到底有多强?石碣村之战,就算有吴用之计,难道公孙胜就想不到吗?而且若是没有公孙胜的呼风之能,就算最后能够逃脱或是胜利,但是七星绝对要死几个,梁山好汉也就不完整了。所以在特定的地点或者情况下,公孙胜的能力足以以一敌一军。
随后在成名之战高唐斗法之中,用五雷天罡正法秒杀了那个以一人妖术多次败宋江的的高唐太守高廉。那么多梁山好汉连靠近都无法的,依旧是给公孙胜一招秒掉,完全凸显出公孙胜其过人的实力。
还有在攻打芒砀山之时,居然能够摆下孔明所流传下来的八阵图迎敌(估计和罗贯中有不小的关系),打败混世魔王樊瑞,生擒项充,李衮,还有樊瑞。樊瑞也是一个强者,剑锤法术都有涉猎,梁山将领完全打不过,甚至也是近不了身,谈何单挑?还是得靠公孙胜出面以法术秒杀。最后公孙胜还收了樊瑞为徒。
终结以上事件,我觉得,公孙胜的实力完全可以称得上水浒第一人,无论是武将单挑,还是军事比拼,可以说是一个顶尖存在。说实话,在水泊梁山上的一百单七将,没有一个是能单挑得过公孙胜的。要不然也不妄称其是章回体小说之中的第一个法师了。
我觉得在公孙胜身上充满了诸葛亮的那种神话色彩,很像诸葛亮,就是不会出谋划策就是了。不知道为什么,我就不太看好吴用,我觉得吴用的实力其实一般般,前期还是挺强的,比如七星聚义,火并王伦,智取生辰纲,但是到了后面,宋江掌权时候,就实力直接下跌了,完全没有出过什么奇谋,也没有什么高强的军政能力,基本上只能算一个二流军师,虽然吴用自称加亮先生,宋江也称他为赛诸葛可是真正有什么用?吴用还真的没有当好一个军师,如果换做是公孙胜就不一样了,虽然公孙胜也不会出谋划策,最多也和吴用一样是一个二流军师,但至少胜在职业上面,毕竟是一个半仙加法师。就算不能出奇谋也能够出奇兵。
所以我才这就可能是公孙胜为什么会在征讨方腊的时候离开梁山,为什么会当初在宋江第一次上梁山的时候离开了。这里面除了想要回山修道或是遵循师命,最重要的,还是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公孙胜他不鸟宋江。
对,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如果公孙胜对宋江的忠心和对晁盖是一样的话,完全没有那么多的事,就算是有师命在身,恐怕会变成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的样子了,公孙胜怕是会随着出征方腊。
这个问题,就出在宋江和晁盖两个人的不同的人格魅力身上了。梁山好汉皆是义薄云天,嫉恶如仇的英雄好汉,每一个上梁山的人,除了是因为跟随,其他都谁因为官逼民反而造成的。所以基本上,在梁山上每一个人都是反朝廷的,对朝廷都有一定程度的憎恨。公孙胜虽然是修道之人,但也是讲究一个义字,何况跟着晁盖久了,也会对朝廷没有什么好感,加上道士原本就有点悲天悯人,看见民间民不聊生,自然对朝廷加以敌视。
可是呢,宋江这个家伙,倒是挺靠向朝廷的,毕竟宋江原本就是一个小官吏,也没有尝过高官厚禄的滋味,其实也没有被朝廷怎么样胁迫过,对朝廷自然也是友好状态,况且,之所以会逼上梁山,说到底还是因为自己杀了阎婆惜,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事情发生,甚至不会上梁山。
估计在宋江刚上梁山的时候,公孙胜就感觉到宋江的那种世俗之气,并不想多和其交流,自己就编了一个说是归家看老母的话,请求下山。为什么说是编的,也是因为公孙胜常年都在外漂泊,很少回家,而且下山之后也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就有很大可能是编的。之所以会在宋江上山的时候提出归家,也是不想和宋江见面,直接无视。毕竟公孙胜反宋,宋江亲宋,加上公孙胜也有他高傲的底气,所以也想给宋江一个下马威。不过呢,估计就算那时候宋江没有上山,公孙胜还是依旧会启程回去的,毕竟还是要以修道为主,加上如果道行不够高深的话,将来遇到厉害的人物,就有可能马有失蹄。
之后高唐斗法,之所以会下山,还是因为吴用带着李逵等人软磨硬泡,从亲人和师父方面来劝说公孙胜下山,估计他的师父也被吴用他们搞的不耐烦了,只好丢给公孙胜八字真言:“逢幽而止,遇汴而还。”
这时候,罗真人已经预料到之后所发生的事情,之所以不让公孙胜涉及这两处地方,很有可能就是修道之人里面所说的命劫所在。去了那,就有可能性命难保(那估计是死定了,毕竟公孙胜不是正史上随宋江起义的,如果真的征方腊,那是玩完了)。
随着宋江南征北战的时候,公孙胜的确拿出了真正的法师该有的力量,在战场上大放异彩。征讨辽国时,公孙胜在幽州青石峪破除统军贺重宝的妖法,又以五雷天罡正法,协助宋军大破太乙浑天象阵。后来在五龙山时,来了一场真正的单挑,与乔道清来了一场斗法,先是玩控兵之术,这个就有点仙侠的味道了,之后又是召唤神兽大战,乔道清都敌不过,大败。最后认了公孙胜当师父。随后还多次救援玉麒麟卢俊义。比如用法使敌人兵器掉落,然后让卢俊义秒杀对面。而在简本水浒中,公孙胜还曾“布起五里黑雾”,协助孙安夺取石祁城,又献计攻克秦州。
所以,在冷兵器时代,牛逼的武将不是最重要的,能够放全屏技能的法师才是最重要的。一个这样的法师分分钟解决战斗。关键公孙胜还是第一个出现在小说之中的法师,战斗力就是无解。当然,这么牛逼的人物也有被黑的时候,在荡寇志之中,公孙胜在汶河渡与陈希真斗法,被陈希真用真武诀镇压,从此不能施展五雷天心正法。镇守三关时又被陈希真以乾元镜摄去魂魄,以致僵卧静室,最终被范成龙擒获。最后押往东京,凌迟处死。唉,在荡寇志之中,第一法师死的相当凄惨,他的师父罗真人也不出来制止一下。
不过,在水浒传里头,公孙胜的结局还是相当好的。到了征讨方腊之时,公孙胜拿出师父先前嘱咐,腾云驾雾而去,回二仙山,随师父罗真人继续修道。安养一生。挺完美的。
一个初中生的读水浒,第三篇,还剩最后一篇。本文随心而作,最好希望大家不要看到一半就直接下到评论区开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