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飞机撞向水面的那个瞬间,我的眼泪一下子止不住地涌了出来。我相信在场的观众,没人比我更能理解那种感觉,因为再震撼的画面,也比不上亲身经历一次。
刚好是上个周五,我从北京回老家,最后一段路,和老婆坐了个电动三轮车。当我们在欣赏沿途麦田的景色时,三轮车突然一斜,直接开进了路边的麦田,紧接着就是一个突然的翻车。尽管这个时间非常短,但我的内心就像电影一样,一遍遍想象着各种好的坏的结果。
最终,当三轮车翻倒在地,我发现老婆和我都没有大碍,我悬着的心也和三轮一起落了下来。所以,当电影里飞机撞向水面,身边的人为这样震撼人心的视听而尖叫时,我感受到的却是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最终,我们还是回到了家里,看到自己的孩子,眼泪止不住地夺眶而出。在灾祸面前,我用最理性的思维自救,但在家人面前,再多的理性也无法隔断亲情的牵挂。就像机长所说的,155张面孔虽然不多,但是加上他们的妻子、孩子、父母,这将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灾难面前,我们的感情都维系在了一起,这也是为什么,萨利迅速成为全民心中的英雄。
电影里有两个细节让我记忆犹新:1.采访结束后,年轻的女编导在萨利脸上轻轻一吻;2.在万豪酒店,女服务员在讲完官方话语之后,难以抑制自己情绪对萨利的深情拥抱。这些普通的公民,代表着银幕前的大多数观众,她们为我们表达了敬畏、感激,以至于这些细节更能获得精神上的共鸣。
美国这个国家,除了独立战争、内战以及珍珠港事件,几乎在本土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太安逸以至于对灾难格外敏感。“911”之后,空难对于美国人而言,成了格外担忧的事情。精神有多紧张,也就能明白他们对英雄发自内心的敬意。
但是
电影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水上迫降究竟有多危险。
这个事情有多危险,萨利的功劳就有多大,我们对于这次灾难的认知就有多深。然而可惜的是,这一点被导演有意或者无意地忽略了。
整部电影虽然有两条线,但都为了表现萨利机长的果断、勇敢、技术娴熟。第二条线线外界的质疑,电脑的反驳,最后让机长说出了“I’m so damn pride”这句装逼满满的话。你看,这个老头在短短200秒的时间里,完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任务,连电脑都办不到(我相信美国人对于电脑的信任和依赖,要比我们高很多吧),他竟然做到了。
这条线索确实把机长的果断和自信表现的很好,但也难免让观众产生这样的认知:只要果断作出冲向水里的决定,然后在水上迫降,所有人都会安全。
电影里只有一句“水上迫降从来没有生还者(大概)”来说明这件事的严重性,但这还不够。事先知道结果的观众,都会想着让飞机快点在水面降落,而不是跟随者电影的节奏,为最终的降落捏一把汗。
当然,通过多角度反复叙述同一件事,以及当事人内心挣扎和外部质疑,足以让电影紧张好看。相信这部灾难纪实题材的电影,依然会获得好莱坞的青睐,因为它讲了一个让人继续相信“美国梦”的故事。而不像李安那样,用极为细腻的内心世界,揭露现实社会的残酷。
电影和比利林恩相比,有很多相似之处。内心戏多,多线交叉叙事。但不同的是,《萨利机长》继续给观众讲了一个美好的事,而比利林恩则揭露出了现实的残酷。
两部电影的结尾:萨利机长在听证会上赢得了所有人的敬意;比利林恩则被所有人欺骗、嘲讽、侮辱之后回到“战场”。两个故事,你更愿意选择哪个?作为一个观众,我很享受这来自人间的拥抱。
今天还看了《血战钢锯岭》,对比这三部不难发现,人们对“英雄”的态度是相同的,却又随着时代变化着。从那张流传至今的《胜利之吻》,到《比利林恩》里英雄被娱乐。不变的是观众需要在影院被感动,而改变的,则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英雄”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