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耻感》(2)——第1章 羞耻:整个自我的失败(2025-09-18)

本书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羞耻感,第二部分:羞耻感的来源,第三部分:治愈羞耻感的创伤。今天分享的内容为第一部分第一章。

令人羞耻的经历有一些共同特点:确定的和强烈的生理反应、不舒服的想法、麻烦的行为,以及精神上的折磨。

羞耻感的生理构成

我们会觉得自己的脸上开始发烫,脑袋会不由自主地低垂下来,于是,眼睛则会随之望向地面。也许我们感到胸口堵得慌。我们感到自己的心跳已经不受身体的控制了。有些人可能觉得内心一片空洞。随着我们被敏锐的自我意识所控制,我们的思绪在翻滚,于是感到时间仿佛凝固了。我们几乎说不出话来。我们倍感羞耻。这是第一轮的羞耻感。

但是,一旦我们注意到这些感受,感觉可能更糟糕。脸上的发烫变成了炙热,我们的脸开始窘迫地变红了。内心有一种想要逃离、远离这整个场面的强烈冲动,但我们不得不压制着这种冲动。我们可能开始感到想要呕吐。对自己的羞耻感,我们开始感到恶心。

并不是所有的羞耻感都如此痛苦。但是,羞耻感几乎总是与生理息息相关。它更加不易察觉的形式包括在讲话时短暂地停顿和犹豫、在说话时四处张望、在交谈时语调微妙地变化,而且有一种几乎很难发觉的脸上发烫的感觉和不舒服感觉。

在羞耻感袭来时,另外两种生理反应是常见的。首先,我们开始觉得自己越来越小。其次,我们似乎感到身边的人变得越来越大,声音越来越响亮,行为越来越危险。

羞耻的想法

羞耻感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心理过程。我们确实会想着羞耻感,有时候,我们还老想着自己的尴尬、失败和耻辱,根本停不下来。到最后,我们用各种低下的字眼来骂自己(“笨蛋”“傻子”“婊子”等),从而加剧了我们的羞耻感。于是,自我憎恨的感觉以这种方式逐渐增强,每一次都对我们是一种侮辱。

感到深深羞耻的人很有规律地产生这些想法。事实上,他们通常以为,几乎每个人都有这种想法,也就是说,以为大多数人基本上认为他们是坏人、有缺点的人、可耻的人。他们还十分确定,其他人的看法也和他们的自我评价一致。他们觉得,家人和同事也会看到他们的缺点。那些陷入深深的羞耻感中的人预料,其他所有人都在嘲笑和蔑视他们,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应该受到他人的谴责。如果他们偶然间得到了表扬而不是批评,可能既拒绝接受那种表扬(要是他们知道我在这件事上做得多么糟糕,他们就不会夸我了)又否定表扬者(他只是假装喜欢我做的事情,拿我开玩笑)。这些负面的想法加剧了羞耻感。它们告诉那些心怀这些想法的人,他们自己一直是可耻的、应当感到羞耻、无法逃避羞耻感,而且,将来总是觉得自己可耻。它们在告诉那些有羞耻感的人,他们和其他人是不同的。

羞耻的行为

感到羞耻的人对羞耻感的消极响应:

麻痹。感到羞耻的人可能陷入麻痹,无力做任何事情。

精力衰退。羞耻感削弱了人们的自我价值,因此,也从人们的身上吸走了精力。

逃避现实。遭到羞辱的人通常十分渴望逃离,他觉得在当前的这种社交场合中手足无措、无法动弹。

回避。这可能比简单地逃离更加微妙。有时候,人们会用精心设计的面具来掩盖他们真实的自我。

完美主义。感到羞耻的人还可能认为,如果他从来没有犯过错误的话,便没有什么可感到羞耻的。

苛责他人。遭到羞耻的人通常对其他所有人都求全责备。

暴怒。这是对羞耻感的另一种响应。对抗耻辱的一种方式是抨击所谓的给我们带来羞耻感的人。

羞耻感:一场精神危机

深陷羞耻感的人,在自己的内心深处遭遇了一场精神危机。羞耻感暂时剥夺了我们的人性。我们开始觉得自己是下等人,过着不完整的生活。我们失去了和他人融合交流的感觉。我们失去了与“至高存在者”的联系,因此,我们拒绝接受外部世界所有的安抚和慰藉。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们可能感受到无比的孤独。

深感羞耻的人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比他身边所有的人都更没有价值,什么都不是。他认为自己欠了他人的债,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问题。他也许希望他人容忍他,但他从不觉得他们会想着拥抱自己、欢迎自己。在感受到强烈的羞耻感的时刻,他可能觉得自己身上没有一丝有价值的东西。他可能想到了自杀。

与这种一无是处的感觉相伴随的是一种空虚的感觉。感到羞耻的人通常觉得内心被掏空了。他似乎“什么都不是”。他没有自己的身份感,戴着掩盖自己的羞耻感和空虚感的面具。在羞耻面前,他失去了自己的灵魂。

有时候,感到羞耻的人似乎极其傲慢。他们的表现好比过度膨胀的气球,浑身上下都充满着骄傲的气息,仿佛漂浮在地球上。但是,再怎么自我膨胀,也无法抵消羞耻给他们带来的伤害。这些人内心依然十分空虚。他们可能想方设法掩藏与深深的羞耻感伴随而来的空虚,但是,如果他们不能诚实地面对,这种空虚感依然存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