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情调》读书心得(五)
文/李现风
读《教育的情调》第九部分《孩子对秘密的体验》、第十部分《孩子们这样感受我们的“在”》、第十一部分《气氛的作用》、第十二部分《孩子教会我们心怀希望和保持开放》、第十三部分《孩子教会我们心怀希望和保持开放》、第十四部分《孩子是天生的宽恕者》、第十五部分《教学的情调》、第十六部分《教育现象学是一种成年人与孩子如何相处的学问》首先让我有了一种强大的震撼。
震撼一:孩子是天生的宽恕者
我们必须要好好地观察孩子们,这也是整本书一再强调的,孩子是天生的宽恕者。这促使我们承担起责任,努力做一个好家长、好老师。我们意识到了如此无条件的原谅和宽恕,这让我们愧疚。我们必须永远为真正的教育努力奋斗,不辜负孩子们给予我们的信任,不滥用他们的原谅和宽恕。孩子是天生的宽恕者,宽恕父母是因为爱他们。
读完这一部分之后,我心里非常的愧疚,直到现在自己才明白,在自己这近三十年的教书生涯中,自己有时候总是说,孩子们不懂事,自己要谅解孩子们,其实真正宽恕的是孩子们在宽恕我们,因为孩子是天生的宽恕者,宽恕父母是因为爱他们,宽恕老师也是因为孩子们爱我们,所以我们做老师的还有什么理由在教育的道路上辜负孩子们对我们的信任。用我们真诚的行动走进孩子们的内心的世界,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震撼二:教学的情调
每一堂课都是有生命的。学生不是容器,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里的老师和学生由于共同的学习和生活会在课堂里面形成一种氛围和气氛。机敏的老师可能会告诉你,一走进教室,他就能觉察到这个教室的味道。敏锐的老师能感觉到他们是带着一种抵触的情绪,一种低落的心情,还是满心期待走进教室的,这就是课堂的生命。
教育是需要情调的,我们在自己平时和孩子们的生活中,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以有机会创造出教育的浪漫的情调。班级的软文化、硬文化的建设,孩子们和老师之间的关系,课堂的氛围,包括老师的一个眼神,无时不刻不在创造着教育的情调。
震撼二:教育现象学是一种成年人与孩子如何相处的学问
教育现象学是一门探究教育生活现象及其体验的学问。他以日常生活为原点,让我们始终对教育的生活世界和生活体验保持一种敏感,保持一颗好奇之心。他驱使我们去探究日常生活体验的教育意蕴。教育现象学是教育学的一个流派,也是教育学的一个独特的人文视域。从这个视域来看,教育现象学实际上是一门探讨成年人与孩子如何相处的学问。
在今天之前的教育生涯中,从来没有想过,教育现象学是一种成年人与孩子如何相处的学问,只是想教育要用心、用情、用自己的一颗赤诚之心来感化孩子们,用自己的一颗理解之心来接纳家长。看来从现在开始起,要努力站在如何和孩子们相处这一角度来研究和实践这一门学问。
《教育的情调》这一本书,让我读完整体有一种豁然开朗恶感觉,许许多多的教育问题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可以用另外的一种眼光,从另外的一个角度去观察和研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