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还是抽空改完了试卷。好歹完成了一个任务。也传完了视频。还练了瑜伽,算是有收获的一天。但没有满负荷,因为晚上困了。
还有总结没做。这个也比较费时间。明天又有晚修。貌似后面两天也很忙。今晚还得加个班,把这些零碎的东西做完。在后面总结的PPT得打个草稿做一下,最晚也就是周五啦!不能再晚了,过完这周下周有下周的忙碌。日子汩汩向前,我们要不断努力去改变。
美国心理学家蒂姆·墨菲在《隐形攻击》一书中做了这样的定义:
关系中弱势的一方通过拖延、躲避、故意激怒、暗中报复等非直接方式,向强势一方表达因地位不平等而累积的愤怒。
一个强势、要求严格的家长,最有可能让孩子使用“隐形攻击”,更加消极地对待学习。
比如在被催、被吼之后,孩子内心不服,脸上又不敢反抗,最后只能用磨蹭来反抗,这种方式很安全,而且总是能成功引起大人的愤怒。
比如:
你让我快,我就越慢;
你让我坐在那里学习,我就越是开小差、玩橡皮;
你跟他讲道理,他眼神飘忽,不知道看向哪里......
这种隐蔽的反抗和宣泄,可能连孩子本身都意识不到自己在“攻击大人”。
令人忧虑的是,当孩子习惯磨蹭之后,他还会产生一种“摆烂心态”:对,我喜欢做事慢,我就是一个磨蹭小孩。
这也是为什么在作业问题上,大人感到十分无奈和疲惫的根本原因。
因为孩子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来如何对抗父母上了。
孩子的行为问题,一旦上升到亲子对抗上,就会变得更加麻烦。
而且与孩子斗,父母永远不会赢,哪怕孩子暂时听你的话,他的内心也藏着消极对抗。
所以,孩子学习上的自律,靠唠叨、催促和吼叫是很难培养起来的。
孩子在学习上的自觉性建立是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
父母想要在孩子漫长的学习之路上少操点心,不被卷入辅导的痛苦之中,一定要学会“忍”,学会管住嘴。
1. 忍住包办和催促,把学习的责任还给孩子
陪写作业,我们一定要明白,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他才是学习的主角。
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做的不是全程看、盯、包办,更应该是多陪伴,告诉孩子:“写作业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要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要忍得住看着孩子犯错不去插手,看着孩子慢吞吞的不去催,孩子一时做不好,也要忍住代替他做的冲动。
孩子始终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胜任感,这是自律的关键。
2. 忍住唠叨,多在习惯培养上下功夫
孩子自律的关键,是从小培养好习惯,尤其是一些细微的习惯。
比如:
紧急的事情,先做好再玩;
要让孩子体验做事“快”的好处,赢得的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看完两页书,就可以自由安排时间;
做作业时,玩具、零食以及电子产品等容易分心的东西不要出现在书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