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以前的人多用七言古诗这种形式写诗。每句七个字,这是必须的,但到底写八句还是更多,这倒无所谓。
而近体诗,也叫今体诗,“近”也好,“今”也好,都是相对于“古”来说的,表明它是“当代”新兴的诗歌体裁,是古代没有的。这种体裁到底新在哪里呢?
首先,新在格律上.
其次,新在谋篇布局的结构上 。
格律是它最重要、最醒目的特色,所以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格律诗,简称律诗。如果一首诗有八句,每句七个字,就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如果在八句以上,就叫七言排律。如果你看过《唐诗三百首》,也许还记得这本书就是按照诗歌体裁来分类的,分成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等。
近体诗特别重视格律。所谓格律,顾名思义,就是格式和音律。格式很简单,每句七个字,这就属于格式。音律要复杂一些,古人把汉字的音调分为平、仄两类,凡是平直的发音,比如“啊——”,还有向上扬的发音,比如“谁”,都叫平声字,凡是往下压的发音,比如“我”、“去”,都叫仄声字。唐朝人的口音当然和今天的普通话不一样,他们的四声也不是普通话里的四声,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旦有了清晰的平仄概念,就可以有意识地来调整诗歌的音色美了。简单讲,就是让诗歌读起来更好听。
最核心的平仄规则就是:平声字和仄声字要有交替,有错落,这样的话,诗歌读起来就会特别有抑扬顿挫的感觉 。所谓抑扬顿挫,“抑”就是仄声,“扬”就是平声。英文诗里有所谓抑扬格、扬抑格等等,英文虽然没有声调,但有重音和轻音,所以用重音和轻音的关系来形成平仄关系。
有了平仄,才有对仗。所以写对联不但要有字义上的对应,还要有平仄关系上的对应。七言律诗的八句话,本质上就是四个对联,所以近体诗常常用“联”来做句子的单位。四个对联,依次叫做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首联和尾联虽然平仄必须有对应关系,但语意可以不对仗,而颔联和颈联必须从平仄到语意都构成严格的对仗关系。所以,哪怕你还没有理解好平仄,也可以仅仅从诗的颔联、颈联的语意关系上判断出谁是古体诗,谁是近体诗。“我在河南别离久,那堪坐此对窗牖”,显然不是一个对联,而“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至少你能看出来“三顾”对“两朝”,“天下计”对“老臣心”,这是再明显不过的对仗关系。如果你从这里想到了《昭明文选》,想到了骈文,那么恭喜你, 骈文正是近体诗的一大渊源,对平仄的认识也正是从南朝,尤其是齐、梁两代发展来的。
比起近体诗,古体诗几乎可以说是自由体,格律限制非常少,想多写几句就多写几句,在七言里边穿插一点三言、五言、九言、十言,都行,想换韵就换韵,平仄只在韵脚的地方才需要留意一下。
唐代诗坛,虽然李白、杜甫并列为两大高峰,其实李白的最高成就在古体诗,杜甫的最高成就在近体诗。古体诗自由散漫,特别适合李白的性格。也正是这种自由散漫、无拘无束的体裁,才能让他“斗酒诗百篇”、“敏捷诗千首”。如果改写近体诗,即便有更高的才华,也不可能写得这么敏捷。曹植“七步成诗”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让他在七步之内写出一首七律,任凭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很难做得到。
李白年轻的时候倒也认真学过近体诗的写法,但这种体裁毕竟太不合乎他的性情,所以在写诗越纯熟之后,写得也就越随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