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凯文凯利在他68岁生日的时候写了这么一句话:“倾听i所喜欢的人时,要时不时地追问还有吗,直到他们没有更多的东西可讲。足以看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倾听是何等的重要。今天分享的是脱不花的《沟通的方法》,脱不花,没上过大学,却成了得到CEO,一个品牌的创始人,还是挺厉害的,她说自己写的这本书是一本老实人的沟通手册,读完第一部分,和樊登老师的《可复制的沟通力》其实核心内容都一样。这是换了一种叙述方式。
从倾听开始,用结构化倾听的方法来做为沟通的第一步,既情绪、事实、期待。
我们从对方的语言中就要去识别对方一开始的情绪。识别情绪要注意对方的情绪路标词,比如:总是、老是、每次、经常、永远。。。。。。这些词一旦出现,很明显对方说的就不是事实,知识当时带着情绪的一种观点,这个时候就要安抚对方的情绪,先稳定对方的情绪,才有沟通的余地。
其次是事实,在倾听过程中,帮助对方理清事件的真实情况,这里介绍了一个新闻记者核查事实的方法。就是去识别对方描述中是否能用4W的方法来还原真实场景。4W指的是Who人物、When时间、Where地点、What时间。用这个四个词一套就能客观的分析到底是事实还是观点了。比如领导说员工总是迟到,那我们分析这句话,这里含有“总是“,明显就是带着情绪的观点,总是不能说明具体的时间,对吧!
最后是期待。期待就是我们在倾听中要去识别对方内心真正想要得到的东西,也就是找到对方的需求,前面从情绪到事实两个步骤基本上能判断对方的一些想法了,因此在沟通的时候就应该要主动去反应对方的期待。
接下来步入反向叙述。
反向叙述是属于对方给出的信息比较少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去响应对方的情绪,确认事实,明确行动。这一套流程和《可复制的沟通力》里的内容也一样,也是一开始拔刺排雷,降低对方的防御力,复述对方的语言,表示有认真倾听,给对方一个尊重和想要合作共处的态度,同时也坦诚自己的态度,和交代下一步明确的行动。
从情绪——事实——期待,这个倾听三步法其实和可复制的沟通力里的长颈鹿沟通法是一个道理。还记得长颈鹿沟通4步法吗?不带批判的观察——只描述事实——表达自己的需求——提出一个可执行的请求。仔细对照是不是大同小异呢?
倾听的装备:手写笔记、录音
花姐还给分享了一个倾听的装备,既手写笔记、录音。手写笔记本比电脑更让对方觉得你更愿意倾听,这是一种尊重的表现,因为人在电脑背后容易忽视眼神的交流,对讲话的人的一些肢体语言和非语言信息容易错过。而录音则是为了让我们在听较长时间的重要内容时,做一个“外挂”充当我们的外脑,就是能够安心的听对方说话,方便我们时候查漏补缺,整理笔记重点。
总结一下,今天分想了倾听的三个步骤:情绪——事实——期待,以及反向叙述的三个步骤:响应情绪——确认事实——明确行动。还有倾听的工具:手写笔记和录音。沟通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会忽略对方一半的信息,稍有不慎我们就会误解对方的意思,如果我们对待平常的沟通也想谈大合同一样谨慎对待,对沟通充满敬畏心,养成好习惯,那我们的沟通能力自然会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