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都知道积累的重要性,该如何发挥积累的重要作用呢?看看我的积累迭代史会不会对您有所启发呢?
积累1.0版
最初让孩子们积累,我只是指导他们如何选择好词好句,然后把自己选定的好词好句抄在积累本上。大部分孩子抄得很认真,收益却并不大。
问题出在哪?该如何解决呢?
有一天,我自己抄一个材料上交,匆匆忙忙间抄了几千字,却发现自己竟然说不出来抄了什么内容!更别说什么细节了!
我悟出了症结所在——我和孩子们都只是做了一回“搬运工”!干的基本上是体力劳动,过脑的并不多。
如何让孩子摆脱“搬运工”的现状呢?经过思考,我的积累开始了第一次升级。
积累2.0版
升级后的积累,我不仅要求孩子摘抄好词好句,还要求孩子加以点评或运用。
抄了好词,就运用其中一个或几个好词写一句话或一段话。
好词: 清脆 胖乎乎 憨态可掬
运用:大熊猫爬上一旁的大树,可没过一会儿,就被树上的另一只胖乎乎的大熊猫给挤了下来。“哧溜”一下就滑到树底下,摔了个四脚朝天,那憨态可掬的模样可爱极了!
这样孩子在积累好词的时候,不仅会选择好的词语,还会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在运用中内化。
同样的方法运用于好句的积累运用中,效果也非常好。
摘抄:那清脆的入网声,仿佛是胜利的号角,在篮球场上回荡。仿写:那清脆的汽笛声,风的呼呼声,大树树叶的沙沙声,合奏出一首欢快的交响乐,在马路上空回荡。
同时,我鼓励孩子,也可以尝试写自己积累的句子好在哪里。孩子们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自然就会在句子的选择上动上一番脑筋。动了脑筋思考过再积累的句子,自然就不仅仅只是从书上搬到了本子上,更搬到了孩子们的脑子里。
摘抄:篮球在他的手中,就像一个调皮的小精灵,灵活自如地上下跳动。
感受: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他手中的篮球比作成一个小精灵,生动地把他在灵活地打球的画面呈现在我的眼前。
积累2.0版成功解决了积累1.0版,只是当了“搬运工”,事倍却功半的问题。
解决的方法就是“好词+好词运用,好句+仿写(可仿句式,可仿修辞手法,可仿词语运用……),或好句+点评(或感受)
积累3.0版
为了让积累作业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更符合不同能力的孩子,我再次对积累进行了升级。
3.0版的积累作业,除了保留了2.0版的优势,同时给了孩子一定的自主权: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可以自主决定最后一个板块内容: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安排听写默写,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基础好一些的同学,可以安排短小的写话;也可以根据自己最近的学习情况自由切换。
再次升级的积累作业,既注重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又兼顾了孩子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自由表达的需要;既有规定动作保证了积累作业有效性的发挥,又有自选动作满足了孩子不同个体发展的需求。
我的积累作业的升级迭代之路还会怎样继续呢?答案只能交给时间,交给实践。
That's enough for a dish .
These days, I am learning from the beginning again and I feel it's a bit easier than when I first started. This is also a kind of progress, isn't it?
今日复盘
早起:赖到了6点。
英语学习:早上完成。
锻炼:今天歇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