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遇到亲戚,或者见到朋友聚会互相介绍,通常会被问到“你是干什么的?”。每当这个时候,我会回答“我是做互联网广告的”,绝大部分时候,亲戚朋友们都会简单的回复一句“好吧”,然后,这个话题就死了。
我大概能理解,当他们听到“广告”这两个词的时候,内心那种厌恶感会本能的升起,出于对你的礼貌,最后只能用一句“好吧”快速的结束这个话题。
经过几次这样尴尬的自我介绍之后,出于对对方的礼貌,我把回答改成了“我是做互联网数字营销方案的”,描述上规避了“广告”两个字,后面的交流也顺畅了很多。
可是人们为什么那么本能的厌恶广告呢?
广告一不杀人,二不放火,看个广告你又不损失什么,凭啥讨厌?经常看到公众号文章后面加个广告,很多人就开骂作者写文章是收了钱的,可这又怎么了呢,他收了钱貌似不会损失读者的利益,但是大家为什么这么反感呢?
人们讨厌广告实质上并不是因为这种行为真的有害或者不道德,甚至也不是因为广告内容本身辣眼睛,本质的原因是因为它激起了人们的心理抗拒效应。也就是说广告让一个人,感觉到自己本应具有的控制权与选择权受到了侵扰,再未经自己同意的情况下,强行消耗了自己的注意力或者时间。
比如天气转凉,你原本要去参加个聚会打扮的妖娆一点,这时候你妈过来强行塞给你一条秋裤,不穿不让你出门。出于健康的考虑,这条秋裤是正当合理的,然而你内心抗拒的厌恶感根本无法遏制。其实问题不是出在秋裤上,原因在于你丧失了选择穿与不穿的权利。
每个人都想控制自己的生活,希望能够获得自由,任何侵害了控制感的事情都会让我们觉得厌烦,让我们产生心理抗拒。
那作为一个广告从业者,这种心理抗拒的效应有没有办法避免呢?
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因为广告的目的与消费的场景有天然的冲突性,但有效降低负面的心理影响却是有迹可循的。
这里列举最重要的两个办法
1.体验连贯性
2.目的明确性
我们先说体验连贯性。
我们刷朋友圈原本是要看朋友的动态的,结果突然出来一个招行信用卡申请,这。。。招行信用卡不仅不是我的朋友,它都不是一个人啊,这是怎么进我的朋友圈的。
但如果,你在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的了很多朋友的动态,这时你又看到了黄晓明的动态,不仅没有反感,还觉得自己的朋友圈倍感荣光,黄晓明也是我朋友啊。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你需要在新闻客户端的信息流上投广告,你需要怎么样才能保证体验的流畅性。
首先你需要考虑的是用户在刷新闻客户端的时候在做什么。当你打开新闻客户端,自然是想看新闻,想知道世界各地发生了什么动态。这时你再给他推送朋友的动态自然是不合适了。以下两个文案哪种点击率更高呢?
1.黄晓明:我的电影《何以笙箫默》,献给长情的你,量量你的爱情有多长?
2.《何以笙萧默》即将首映,黄晓明自爆为戏练身材!
肯定是第二条了,第二条文案是给你一个新闻标题的感觉,这正是用户想在新闻客户端里面看到的。
总而言之,每个场景都用用户心理预设的一个自身想要完成的任务,迎合这个心理预设,保证体验的连贯性,才能降低心理抗拒的效应。如果打断了用户原本想要完成的任务,即使给了他最需要的东西,他也会十分抗拒,比如妈妈的秋裤。
第二个需要说明的就是目的明确性。
现在看视频通常都需要看一些贴片广告,对于一上来先看30s的广告你更愿意接受呢,还是在情节高潮的时候,突然插入一个10s的广告。
但从广告的时长上,后者显然是更合算的。但从心里感受上来说,后者实在是太恶心了,即使你认真看完了广告,估计对广告内容也不会有什么好感。
这里的问题就是用户对广告是否有足够强的控制感。一上来先看广告,对于用户观看广告的时机和时长都是明确的,但不确定的插在视频内容中间,用户会有一种失控的焦虑感,从而造成心理抗拒。
我在腾讯的时候,做过这样的一个广告样式的改版实验。
前后两个样式,哪种广告的效果好呢。
普通用户可能看不出样式的具体区别,其中主要的差异点在于广告的标识,一个在图片的左下角浮层, 而另一个在右上角醒目的第一行。
第一个样式的点击率比第二个样式高出了10%,但转化率却跌了20%。
这里的数据表现很容易分析,就是用户在第一个样式上无法识别出这是一个广告,当点进去时,发现落地页面和自己的预期不符,马上退出。而第二个样式给用户的信息很明确,这是一条广告,如果你感兴趣,点进去看一下,不感兴趣的话,请速离开。
所以目的明确性就是说,如果你一定要打广告干扰用户的目标,那你要尽可能以确定性的、可预期的方式给用户展示你的广告内容。
广告并没有错,如果没有广告,用户将缺少一个重要的方式获得自己需要的商品,无数的商品将要滞留在仓库中,找不到它合适的主人。唯一错了的地方是,广告的信息以粗暴的强奸眼球的方式出现,还是以温柔的满足用户心理的方式出现。最后结语就用微信广告上线时,张小龙写的宣传文案:
它无孔不入
你无处可藏
不是它可恶
而是它不懂你
我们试图
做些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