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乔丹说,“让我们为自己拥有犯错特权的尊严而高兴,为我们能够认识到错误的智慧而高兴,为容许我们把错误的光亮转化为未来道路上的明灯而高兴。错误是智慧的成长之痛。没有错误,就没有个人的成长、没有进步、没有胜利。”
我是六十年代末出生的,长期以来我一直是如果我犯错了或是工作中出现了错误,我的第一反应是内疚、沮丧和羞愧。通过这章节的学习,我明白了很多时候我感到沮丧、内疚不是因为自己有缺点或者是出了问题,而是因为我接受的教育让我通过道德批判、自我责备来教育自己,这种自我教育的方式是暴力的评判,有悖于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教会我如何看到自我评判背后的根源:我的需要,也就是是说他人的行为没有满足我的什么需要。非暴力沟通建议我首先要看到他人行为未能满足我的什么需要。其次,我要了解我所做的额事情是希望满足什么需要。
周五我为自己对学生李说的一句话感到后悔和内疚。开学检查暑假作业发现李同学每天自默单词没有做。经过商量他答应一个月内把作业补上,每天晚上自默20个单词。与班主任顾老师沟通,得知孩子住校,他妈妈对他有一定的威慑力,可以周末督促他。于是我跟李同学的母亲通了电话,孩子的母亲非常愿意配合老师。开学第一、第二周还能每天早上把自默本拿给我看,到了第三周不再自默。本周二我提醒他自默,无效。周五我再次找他谈话,他说不愿意默。他住宿,他的自控能力弱,学习懒散,上课经常睡觉。开学时孩子的妈妈也说要配合老师,但是一次也没跟我练习过。看他不振的精神状态,听到他说不愿意默,我很生气。我说,“今天晚上我跟你妈妈联系。”看他一脸不情愿的样子,我有些沮丧说出此话,好像正应了这句话‘老师找家长除了批评没好事。’
现在想来我对此感到内疚的原因是觉得自己没有处理好这件事。通过第四章的学习,我仔细在想李同学自默没有完成未能满足我的什么需要呢?我的需要是他信守诺言而不是言而无信。我找他谈话是希望他能按照开学时答应的那样自觉地把暑假作业补上。想跟他母亲联系是希望他母亲能够做到位,督促孩子自默,另外还希望他的母亲时而跟我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想明白了这一点,反思周五与李同学的交谈,我还是缺乏耐心,观察到了他的不情愿,但是忽略了他的感受。我可以耐心地跟他解释清楚我想跟她母亲联系的目的和我的需要与请求。
写到这里,我给他母亲发了信息,起先说‘孩子经常上课打瞌睡’,接着我把‘经常’两个字改成了‘周五第三第四节课,上课时打瞌睡’,因为观察是不参杂任何评论是的表达,而‘经常’两个字是典型的评判式语言。
通过自我教育而成长,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非但没有失去自尊,而是把错误看成是通向更高层次学习的阶梯,关注自己的内在改变。‘错误是智慧的成长之痛,没有错误就没有个人的成长、没有进步、没有胜利。’